第19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杰出青年”借钱不还被堵截
2011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杰出青年”借钱不还被堵截
  秋云被指借债不还。
  秋云与当事人在深圳机场商讨还款事宜。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秋云被指以出书名义借钱不还 ◎在深圳机场被三名债主拦截,离开派出所后再次消失
  顶着“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等殊荣的秋云,却陷入债务风波,被指以印书为名借款拖欠三年不还。9月14日晚,秋云在机场被债主拦截讨债。秋云承认12万元欠款,声称在一个星期内解决。但债主们已经对其失去信心,一定要其当晚还款。直至23时许,双方还在机场僵持不下,秋云被派出所留置。15日上午,事件因秋云与其中一名债主达成协议后再起变化——秋云离开派出所再次无音讯。


  债主刘先生
找她一年没找到

  9月14日20时许,记者在深圳机场候机楼一楼治安室见到了当事人。记者了解到,秋云原名杜汉云,因热心公益事业,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等殊荣。2002年,秋云利用“秋云热线”品牌,创新服务模式,将简单的婚介升级为婚姻猎头、商务公关、企业管理培训综合机构,在国内外建立10个分支机构,不少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老板成为其会员。
  三名债主均是“秋云热线”的会员。其中一名债主刘先生说,2008年,他认识秋云后被其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所感动。2009年,秋云出版自传《不要等待明天》,当时秋云声称资金欠缺,向他借款10万元周转,并出具借条承诺三个月内偿还。2009年11月16日,秋云书面承诺当月月底前分两次还欠款7万元,结果刘先生只收到银行转来的5000元,尚欠65000元。当时秋云书面承诺:2009年11月30日前全部还清欠款。可是,11月30日前,她将房子出售了,人也不知下落。
  刘先生说,此后秋云要么空口承诺“明天就还钱”,要么干脆拒绝接听刘先生的电话,有意逃避还款义务。在寻找一年未果后,他决定向罗湖区法院起诉秋云,2010年8月18日,罗湖区法院判决秋云偿还65000元,但因为秋云下落不明,一直无法执行。
债主李先生
与秋云达成协议

  另一名债主陈先生称,秋云也以出版《不要等待明天》为由,用房屋抵押向其借款50万元。在偿还了20万元左右后,其余30多万元一直没有归还。2008年7月26日后,秋云不再接听电话,连短信也不回,他多次用秋云的身份证资料在机场查询其去向,14日获悉秋云将前来深圳,所以立即在机场拦截她。
  李先生也是“秋云热线”的会员,在其前妻被捕入狱后,他希望通过“走动”能让前妻在监狱里舒服点,甚至想把前妻“捞”出来。  李先生说,2008年年底秋云提出10万元的活动经费。当时秋云承诺不超过一个月就能搞掂,但等春节过完了,前妻还在监狱里。不久后,他又向秋云提出“捞人”,秋云再次索要了10万元。李先生说,后来他催秋云还款时要求前面的10万元不要了,后面的10万元必须归还。秋云先后还款4.5万元,剩下的5.5万元打了欠条。然后,秋云就人间蒸发。
  14日晚上,三名债主前来讨债。秋云承认了12万元的债务,声称在一周内结清。15日上午,债主刘先生申请到强制执行令,与法警一起来到派出所,却发现秋云已离开。
  原来,他14日晚上把秋云送到派出所以后就离开了,留下债主李先生看守。15日7时许,李先生以和秋云外出吃早餐为由带秋云离开。李已和秋云达成协议,放走了秋云。
秋云
还款已超本金有记录

  15日晚,记者拨打秋云电话,秋云不愿透露目前身处何方,但表示将会出示转账清单,证明自己的清白。
  记者:陈先生所说是否属实?
  秋云:我的确从陈先生处借了50万元,但他们是放高利贷的,欠条里写的3分息是在威迫下写的。这些年来,我都通过银行转账向其还款,归还的款项早已超过本金了。银行里都有转账记录,可以查清楚的。对陈的款项,我必须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记者:能否现在去打印转账清单?
  秋云:银行已经关门,柜员机不能打印。
  记者:抵押房子被卖又是怎么回事?
  秋云:陈每天都催着我还款,我只能把房子卖掉还款。卖房子所得全都还给了陈。
  记者:一共借了多少钱?
  秋云:李先生和刘先生的欠款加起来是12万元,陈先生的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李、刘两人的欠款,我将在一周内解决。
  记者:你一共收了李先生多少钱?既然承认李先生的欠款,为什么当时不解决?
  秋云:一共收了20万元,当时我没有给他“捞人”的承诺,只是说活动活动,让其前妻在监狱里的环境舒服点。
  记者:他们都表示联系不上你?
  秋云:我有接听他们的电话。

  秋云其人
  秋云,197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生不久,因医疗事故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仅有0.01的微弱视力。
  1985年因家中变故,初中未毕业便被迫离开了学校。为了生活,做过搬运工、保姆、乡村教师、接线员,卖过水果、汽水、面包。
  1994年创办“秋云热线”。
  1995年成立“秋云志愿者协会”,并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特别奖”。
  1996年自费赴北大进修心理咨询专业。
  1997年在湖北建立“秋云希望小学”。
  1998年撰写了自传《不要等待明天》。
  1999年“秋云咨询服务中心”在武汉成立。
  2002年“深圳秋云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并在香港注册分支机构。秋云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武汉市功勋市民”等称号。
        据《羊城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