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吴俊宽 |
|
|
“您能说出孩子的班主任和语、数、外任课老师的姓名么?”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能轻松回答,原因不言自明。但能够说出自己孩子体育老师姓名的家长又有几个呢?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对在校中小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在日趋激烈的升学竞争影响下,“智育”一家独大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有校长重视体育,学校的体育工作才会搞得有声有色,这一度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尴尬现象。如今“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已有近五年时间,保证在校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校长开始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家长也应该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11月10日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邢守见带领中央六家新闻媒体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小学、和平街中心小学以及惠新里小学督导检查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落实情况。 通过观察记者发现上述三所学校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每天上午半小时的做操时间,下午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再加上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的体育课,学生们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和内容都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像三里屯小学还针对校园里的“小胖墩”们专门建立了竞走队,每天早上由体育教师带领体重超标的学生进行额外锻炼。 但是学生们除了一周五天的在校时间外,周末以及寒暑假期间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就只能指望家长们的“觉悟”了。惠新里小学体育老师张长昆就表示,学校会要求学生在家休息期间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学生实际的落实情况却很难保证。三里屯小学的体育老师方明超也透露,体育老师们也会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但是能否保质保量完成“全凭自觉”。 记者在惠新里小学随机采访了三位学生家长,其中只有一位表示能够在假期自觉带领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前提还是孩子必须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在接受采访时家长王际就表示在督促孩子在家锻炼方面做得“很不够”,只是偶尔会带着儿子去郊区或公园爬爬山,而自己也因为工作繁忙平时疏于锻炼。 学生的健康关系到一生的幸福,督促他们强身健体全面发展自然责任重大。如此重责却全然推给校方,家长们是不是过于托大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