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多品牌保鲜膜含禁用塑化剂
2013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品牌保鲜膜含禁用塑化剂
  鉴别PVC保鲜膜和PE保鲜膜   1.看颜色。整卷颜色泛黄的为PVC材质,白色的为PE材质。   2.手揉搓。PE保鲜膜一般黏性较差,用手揉搓后容易打开,而PVC保鲜膜则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不易展开。   3.烧一下。PE保鲜膜用火点燃后,迅速燃烧,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而PVC保鲜膜不易点燃,离开火源后会熄灭,且有刺鼻异味。



◎上游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偷换原料,致生产企业产品超标 ◎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特别对婴幼儿生殖器发育影响很大

  7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称,国家禁用的有毒塑化剂有可能藏身保鲜膜之中,流向百姓餐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也于当天发布报告,在被调查的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样品检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增塑剂DEHA。在加热食品时,这种物质会加速释放,影响内分泌系统。对此,专家呼吁尽快出台PVC保鲜膜国家标准,并提醒消费者,最好使用PE保鲜膜。

发现 PVC保鲜膜现不明油脂
  北京市民毕女士最近经常从超市购买肉类熟食,这些熟食在超市里都会用保鲜膜包裹。细心的毕女士发现,一些熟食放了几天后,保鲜膜上出现了一层油乎乎的东西。
  毕女士用的是聚氯乙烯保鲜膜,也被称为PVC保鲜膜。目前食品保鲜膜按照材质分为聚乙烯,也被称为PE保鲜膜,聚氯乙烯,也被称为PVC保鲜膜、聚偏二氯乙烯,也被称为PVDC保鲜膜。其中,PVC和PE保鲜膜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类。PE保鲜膜主要是在各类超市销售,而PVC保鲜膜则主要是在超市的生鲜、散装食品区做食品包装,此外各类宾馆饭店等集团客户采购使用较多。在各类保鲜膜中,PVC由于价格便宜,所占市场份额也最大,约能占到六到七成。
  那么,毕女士发现的类似塑料的不明油脂到底是什么呢?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生产工艺需要,PVC保鲜膜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DEHA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塑化剂。塑化剂遇油溶解,毕女士发现的那些不明油脂状物质很有可能就是保鲜膜中所含的塑化剂。
  中国包装联合会培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杨伟民表示,PVC本身比较硬、耐磨,但是要是做保鲜膜的话,为了进行塑化就要加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不溶于凉水,但在60℃的时候或者以上,或者是在油脂中它就会析出来。

检测 最高超过检出线472倍
  记者随机调查了北京的十家大中型商超后发现,半数超市都存在使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裹生肉和熟食的情况,营业员们大多认为只要不包裹热的熟食就可以使用PVC保鲜膜。
  超市营业员向记者表示,PVC保鲜膜即使含有塑化剂,用起来也是安全的,果真如此吗?在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发布的公告中,特别强调:禁止企业用塑化剂DEHA生产食品用保鲜膜。那么,市场上销售使用的PVC保鲜膜到底用的是什么样的塑化剂呢?
  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分别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购买了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品牌的PVC保鲜膜,共16个品牌,送往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令人震惊。经过检测发现其中有15种(保鲜膜)含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DEHA。
  国家标准要求PVC保鲜膜中不得含有DEHA,但限于仪器的灵敏度,当保鲜膜中DEHA迁移量低于0.05%时,就无法检出,因此0.05%被称为检出线。检测发现16个品牌中的15个含有国家禁用塑化剂———DEHA。其中,最低超过检出线98倍,最高超过检出线472倍,平均超出检出线两百多倍。
  专家告诉记者,其他允许添加的塑化剂一般在常温环境下相对稳定,但国家禁用的DEHA可在常温下从保鲜膜中释放并渗入到食物中,尤其是在包装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时更易释放。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说,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荷尔蒙,就是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特别对婴幼儿的生殖器发育有很大影响。
暗藏猫腻 企业为降低成本偷换原料
  16个品牌的PVC保鲜膜中,有15个含有国家禁用的塑化剂———DEHA,那么国家禁用的增塑剂是怎样加入保鲜膜里的呢?记者长达数月的调查发现,PVC保鲜膜生产行业笼罩着多层迷雾,迷雾的背后则是一个涉及保鲜膜行业和其上游化工产业的谎言。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告,PVC保鲜膜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加入的塑化剂是DOA。记者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调查也发现,四家检测出含有国家禁用塑化剂的保鲜膜生产企业所用原料确实也标称为DOA。
  江苏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工人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塑化剂只有一种,就是DOA。记者也注意到在这些企业所用的塑化剂包装桶上也印有DOA的字样,那么是不是这些DOA有猫腻呢?
  记者在无锡一家包装材料公司的生产车间都看到同一家企业的DOA原料桶,原料桶上标注着桐乡市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按照原料桶上的地址,记者赶赴浙江省桐乡市,找到了这家DOA生产企业。
  桐乡市化工有限公司营销部业务经理徐晓峰向记者承认,DOA中确有DEHA。他说,每家工厂生产出来的都是一样的(都有DEHA),不可避免。
  为了验证这位徐经理所说情况是否属实?记者将桐乡市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DOA样品和另外一家DOA生产企业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两家企业生产的DOA中竟然没有DOA的成份,而DEHA的含量却很高,原来,所谓的DOA实际上却是DEHA。
  据专家介绍,生产DOA的原料是正辛醇,生产DEHA的原料则是异辛醇。这两种原料价格相差巨大,每吨正辛醇的价格是12000元左右,而每吨异辛醇的价格只有8000元左右。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采用异辛醇做原料来生产。
  最后,桐乡市化工有限公司的徐经理也承认,他们家的产品正是用异辛醇生产的。至此,15个品牌的PVC保鲜膜所含国家禁用塑化剂DEHA的来源终于水落石出。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PVC保鲜膜允许使用的塑化剂主要是DOA,DOA的原料则是正辛醇。而生产DOA的上游化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异辛醇,生产出的其实是国家禁用的DEHA。上游化工企业再将DEHA以DOA的名义卖给保鲜膜生产企业,最终生产出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的保鲜膜。

◎专家呼吁
尽快出台国家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PVC保鲜膜上所标示的执行标准五花八门,有轻工标准、欧盟标准,还有查不到的标准,有的甚至没有标注执行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包装材料,PVC保鲜膜一直没有国家标准,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标准,从而避开针对国家禁用塑化剂的检测以及国家标准可能会对使用范围所做的限制。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说,早在2009年的时候,曾经起草了一个整个的自粘性保鲜膜的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了聚乙烯的,还有PVC的、PVDC的还有其他的热塑型塑脂做的保鲜膜,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标准应该在2009年的12月1号生效。然而,因为多种原因,保鲜膜国家标准两次推迟执行,时至今日,仍然沉睡在资料柜里。
  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实施保鲜膜国家标准,同时加大对保鲜膜的塑化剂检测,强化对商场超市使用保鲜膜情况的检查。

◎相关新闻
塑化剂多达百余种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经常用于生鲜食品的包装。
  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至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对男性影响比较大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
  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
  就塑化剂DEHP来说,它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毫升掺了DEHP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