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潍坊味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舌尖上的小清新
“恋味者”费雪
2013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恋味者”费雪



  美食已经和设计一样,成为一门显学。与之相应的,是美食写作的盛行。从美食专栏、美食杂志到美食图书,都有为数不少的追捧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古早”美食写手被挖掘出来。国产的,有上世纪50年代任职《星岛日报》总编辑的陈梦因,其洋洋几十万字的《食经》,近年在香港、内地都出了新版本;国外的,则有M.F.K.费雪,作为美国美食写作的教母级人物,她的《如何煮狼》、《写给牡蛎的情书》、《美食家的字母表》和《恋味者》等多本美食著作,已由新星出版社系统引入内地。

借助费雪重新认识美食文学
  《恋味者》译者张雅楠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说:“这本书其实可以看成费雪的半自传。”书中涉及了从1912年到1941年,费雪从北美故土到法国瑞士,再到墨西哥,几十年间颠沛流离的点点滴滴。“然而,就是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社会价值观的颠覆、家庭的聚散离合、爱人的恩怨生死之后,费雪依然把生活还原成了一个恬淡的美食故事。”在张雅楠看来,这正是费雪的美食作品至今还饱含魅力的原因。
  “不同于现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菜谱精选’或‘美食大全’,费雪是把美食作为人性去探讨的。”张雅楠说,直到“二战”之前,美国还是一个以清教徒为主的国家,美国人的饮食之道是简约、节制。幸运的是,费雪19岁时跟第一任丈夫到法国第戎读大学的经历,改变了她对于饮食的世界观。“她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认为食物、安全感和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求。对她来说,食物乃至味觉的体验和满足,已经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对爱和温暖的渴求。这对于习惯压抑味觉的清教徒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冲击。”张雅楠说,“后来的很多美食书写者追随着她的脚步,却从未超出她的高度。”“或许,借费雪重新认识美食文学的时机,已经到了。”
  她读了万卷书
也行了万里路

  费雪的成名作《循香记》,是她29岁时创作的,甫一面世就轰动文坛。因其文笔老练,全无小女人散文虚矫之气,以至于众多文评家都误以为此书为一男子所作,成为一时笑谈。
  译者张雅楠介绍说:“《美食艺术》可以说是费雪跻身美国美食文学界的绝佳通行证,在这本厚达700多页的英文原著里,费雪除了展示自己一生精研的高超厨艺和饕餮美食之外,更以睿智的视角、独特的见解表达了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并将自己的观察理解行诸于笔端文字。”
  “费雪有一种本领,可以在谈饮食之事时,随时笔锋一转,谈起天下事。”台湾知名美食写手韩良露,曾这样评价费雪的独特之处。张雅楠也认为,费雪的贡献不仅仅在美食文学领域——“她是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的人,是一位极其博学的女性,一生写作了20余本书,涵盖历史、文化、自然、哲学等多个方面。对我来说,她首先是一位知识女性、散文作家,然后才是美食作家。”2010年底,由张雅楠翻译的费雪的两部散文集《普罗旺斯的两个小镇之艾克斯》与《普罗旺斯的两个小镇之马赛》,首次出版了简体中文版,让读者见识到了费雪幽默机智的散文笔法。
  “费雪的散文主要建立在女性看世界的角度之上,因为她的确是一位有吸引力的女人。”张雅楠说,费雪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她一生结过3次婚,生育了2个生父不明的女儿,在最后一次婚姻结束后,她为自己建造了1间“终老居”,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直至如今,亚马逊网站上在售的有关费雪生平的作品和回忆录,仍有12种之多。
  尽管美国的主流文学写作一直不承认费雪,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年,美国文学和艺术协会才接纳她为会员,但费雪在美国美食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置疑的。1978年,费雪因在饮食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力被授予杰出女性成就奖;1992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费雪奖”设立,用以嘉奖在饮食、家居、营养学等方面成就卓越的女性作家。         孟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