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烧伤女孩植皮手术成功 |
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运用组织工程新技术救助大面积瘢痕女孩 |
|
|
医生正在为马玉红进行植皮手术 |
|

|
|
安丘姑娘马玉红不慎烧伤一直牵动着广大读者的心,报道刊发后,不少读者纷纷来电询问马玉红的情况。日前,记者从马玉红现在就医的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了解到,医院即将为马玉红进行免费的人体组织工程化皮肤修复瘢痕及重建功能手术,7月11日早上,5块7x7cm已经培养完成组织工程化皮肤从上海空运回来。
技术革命: 人工培育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众所周知,皮肤是位于人体表面的组织,是人体在自然界中生存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线,成人的皮肤表面积为1.5m2-2m2。人类的皮肤因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其厚度有所差别,但无论皮肤的厚度如何,全身的正常皮肤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在最外层、中间为真皮、最深处为皮下组织。 “人在自然界的活动中,皮肤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组织,小的表浅性的皮肤损伤,人体可以自行愈合和修复。大面积、累及真皮层及以下的皮肤损伤,必须用植皮和其他方法修复。但是皮肤组织又是一个具有高度免疫源性的组织,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用异体皮成功移植的先例。”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梁晓琴告诉记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国家人体组织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攻关,组织工程皮肤进步最为显著,用人工培养的自身皮肤已经获得成功,组织工程皮肤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SFDA批准)。“该技术是先自患者耳后取1公分大小的正常皮肤,进过特殊技术处理,在培养箱中进行约3个周的扩增和生长,最后可培养出1平方米大小的表皮皮肤。由于该技术培养的皮肤细胞是来自患者自身,因此在移植时没有致敏性、没有免疫源性、也没有排斥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高科技技术的突破和临床应用,将使皮肤移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将使千百万患者受益,马玉红就是其中的一个。”梁晓琴说。 再生医学: 重塑生命奇迹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上千万人遭受各种形式的创伤,有数百万人因疾病康复过程重要器官发生纤维化而导致功能丧失,有数十万人迫切希望进行各种器官移植。但令人遗憾的是,机体损伤和疾病康复过程中受损组织和器官的修复与重建,仍然是生物学和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难题,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使受损的组织器官获得完全再生或在体外复制出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赋予生命新的希望。 如今,再生医学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烧伤、慢性溃疡的救治,而且已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普通外科、骨科、创伤外科、手外科、眼科、皮肤科等多学科、多领域。再生医学技术能实现人体多组织器官,如皮肤、黏膜、神经、肌肉、肌腱等的原位再生修复,并有望在人类攻克癌症上大显身手。 自体皮肤培养: 造福千百万大面积皮肤创伤患者 梁晓琴教授告诉记者,再生医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本次救助计划通过从患者本体取1x3cm的皮肤,经过特殊培养支架上培养成5块7x7cm皮肤,体外再生后的表皮进行移植,以避免传统“植皮术”造成的二次创面给患者增加痛苦。7月11日上午11时整,人工培养表皮移植手术开始了。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马玉红进行了人工培育组织工程化皮肤修复瘢痕及功能重建手术,即通过人体组织细胞技术解决颈部粘连的功能障碍问题,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马玉红正在恢复中。 据了解,自体皮肤培养技术是上海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探索与创新建立一整套基于自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它的出现解决了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面临供区不足以及取材造成机体新的损伤等一系列缺陷问题,这项技术为临床上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理想的皮肤代用品。该技术与以往修复方法相比具有5项显著优势:一是支架材料组织相容性较好,与人体细胞中主要成分极为相似;二是表皮再生效果稳定、可控;三是整体过程近似自体表皮移植,体内修复效果稳定可靠;四是上海九院已进行了临床试验,皮肤缺损修复成功率可达90%以上,有效性已验证;五是目前该技术所涉及的细胞、支架材料均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性合格检测报告,制备组织工程化表皮的洁净室也已达到GMP设计和检测规范要求,技术安全又保障。 本报记者 孙永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