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富华K歌大赛总决赛精彩上演好哥俩携手包揽冠亚军 |
|
|
经过四周选拔,7月20日晚,由本报与潍坊市音乐家协会主办、富华游乐园承办的第七届“梦想舞台 唱响富华”K歌大赛迎来了总决赛,4名周冠军及3名通过复活赛晋级的选手在富华游乐园演艺中心上演了一场精彩对决,正如现场观众所言:“这不是比赛,可以说是一场演唱会。”经过三轮比赛,海归小伙鞠通携手高中同学程龙包揽了本届K歌大赛的冠亚军,自学成才的58岁的尹新光获得季军。 首轮仨选手失利 进入总决赛的7名选手可以说是本届富华K歌大赛的佼佼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演员、私营业主、老师、工人,有的科班出身,有的自学成才,但无一例外都有着一样的音乐梦想。 刚来潍坊三个月的苗族小伙余大辉首先出场,他带来的是阎维文原唱的《小白杨》,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歌曲带动不少观众跟着合唱。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余大辉未发挥出真正水平,仅获得了9.89分。随后出场的韩翰同样因为紧张,未拿到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第三个出场的是海归小伙鞠通,他演唱的是汪峰的《当我想你的时候》,让人舒服的台风、完整而又富有感情的演唱将当晚的比赛带至一个高潮,现场评委给出了9.97分的高分,这也是当晚的最高分。接下来登台的程龙、尹新光、王建均表现不俗,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也都获得了9.95分以上的分数。 最后出场的王丹是进入总决赛的唯一一名女选手,为了这场比赛,她盛装出席,准备了专业的演出服装,并化了一个美丽的妆容,然而由于过度紧张,在演唱过程中有一段忘了词,评委对此也惋惜不已。 经过首轮比赛,得分最高的鞠通、程龙、尹新光、王建4位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 冠亚军曾是同学 接下来的比赛更加激烈、精彩。首轮得分最高的鞠通与王建进行PK,尹新光则对阵程龙。鞠通带来的是张惠妹的《趁早》,这首歌通过《中国好声音》李琦的演唱被很多人熟悉,鞠通对这首歌的演绎也是驾轻就熟,有了首轮的出色表现,在演唱这首歌时他也更为放松。对手王建演唱的是谭咏麟的《披着羊皮的狼》,富有感染力的演唱为他赢得了阵阵掌声。 面对两位选手的精彩表现,在举牌决定晋级选手时,评委难以选择,最终,鞠通以一票优势惊险胜出,获得了争夺冠军的机会。第二组的尹新光和程龙也各自拿出在之前比赛中表现出彩的歌曲,程龙同样以3:2的微弱优势获胜。 在第三轮比赛中,鞠通拿出了表现方式更为丰富的《One night in Beijing》,熟练的真假声变换和声情并茂的表演,引得不少观众惊叹并起立鼓掌。而程龙一首《寂寞先生》表现同样精彩,经过评委的仔细斟酌,最终冠军由鞠通摘得,而尹新光也战胜对手获得季军。 记者在赛后采访时了解到,鞠通和程龙是高中同学,两人均是学美声出身,一直是关系非常好的哥们儿。后来,鞠通到韩国深造,而程龙则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得知富华游乐园举办K歌大赛,程龙拽着鞠通前来参赛,没想到两人携手拿下前两名。 为听点评而参赛 获得季军的尹新光并非科班出身,他穿着朴实无华,亮嗓后却赢得了满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尤其是《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演唱,更被评委刘继鹏赞为在潍坊舞台上听过最好听的版本。 “我来这一趟值了!”尹新光说,这是他多年来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他报名参加富华K歌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听评委的点评,评委们指出了他演唱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他最想听到的。 从钢材厂下岗后,尹新光在火车上卖过东西,开过饭店,虽然工作换来换去,他却没有放弃过音乐梦想,不管上班还是下班,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开口唱上两嗓子。以前没有条件进行专门学习,他自己报名参加培训班,练习发声、识谱,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都积极去参加,家里人对此也非常支持。 如今,在尹新光的带动下,不仅儿子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几个亲戚家的孩子也去了音乐学院上学。只要儿子回家,父子俩总要探讨一下演唱技巧。“下一届比赛我还来!”尹新光笑着告诉记者。 比赛奖品很丰厚 本届比赛为选手准备了丰厚的奖品,一等奖获得者鞠通获得奖品总价值10000元,包括3000元现金、价值6000元的水上皇宫双人年卡1张,以及由潍坊大剧院提供的价值880元的《李云迪世界巡回演奏会》演出票1张和潍坊宏鑫汽车装饰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1000元汽车贴膜券1张。二等奖程龙获得的奖品总价值6000元,包括2000元现金、价值3000元的水上皇宫单人年卡1张,由潍坊大剧院提供的赖声川导演作品《宝岛一村》价值680元的演出票1张和潍坊宏鑫汽车装饰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800元汽车贴膜券1张。三等奖尹新光获得的奖品总价值3000元,包括1000元现金、价值760元的水上皇宫计次卡1张,由潍坊大剧院提供的原创儿童多媒体音乐游戏剧《我爱寓言》价值840元的全家亲子套票1张和潍坊宏鑫汽车装饰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600元汽车贴膜券1张。另外4名优胜奖获得者也分别领到了丰厚的奖品。 “梦想舞台 唱响富华”K歌大赛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1500余名选手参与其中,搭建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互相交流、切磋的平台。 文/本报记者 周晓晴 图/本报记者 殷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