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加沙遭遇“血色星期天”
2014年07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沙遭遇“血色星期天”
   7月20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右)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谈。
   7月20日,在加沙地带一家医院,一名受伤女孩被抱至急诊室。



  当地时间20日,以色列宣布扩大对加沙地带的地面攻势,以色列军队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冲突进入白热化,一天之内造成1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13名以色列士兵死亡。这是以军17日对加沙发起地面进攻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天,也是5年来加沙经历的“最血腥”一天。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21日飞往埃及首都开罗,加入国际社会斡旋巴以停火的外交努力。

“护刃行动”致469人亡
  巴勒斯坦紧急情况部门官员21日凌晨说,在沙贾耶等地新确认31名巴勒斯坦人前一天死于以军炮火,以军“护刃行动”迄今致死的巴勒斯坦人升至469人,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妇女和儿童。
  按照法新社的说法,以军20日在沙贾耶发动持续数小时的猛烈进攻,仅在这一地丧生的巴勒斯坦人就超过60人,另有250人受伤。
  以色列军方说,“护刃行动”开展两周来,以军阵亡18人,另有两名以色列平民死于加沙武装人员火箭弹袭击。这是以军自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冲突以来经历的最严重伤亡。
  哈马斯武装20日晚些时候宣布,“卡桑旅”抓获以色列士兵沙乌勒·阿龙。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罗恩·普罗索尔稍后否认,说没有以色列士兵被“绑架”。

七万巴勒斯坦人失居所
  按照以方说法,17日发起地面进攻以来,哈马斯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发射260多枚火箭弹。以军地面部队共袭击加沙地带480多个目标,打死武装人员70余人,逮捕13人。
  联合国在加沙地带的救助机构预计,约7万名巴勒斯坦人已经在战火和冲突中逃离家园,在学校和一些联合国避难所寻找栖身之地。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加沙地带负责人罗伯特·特纳21日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现阶段供难民使用的床垫短缺,医疗和卫生用品储备不多,食物和淡水相对充足。

潘基文赴中东斡旋停火
  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20日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磋商停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日晚些时候抵达,加入停火斡旋。
  在巴勒斯坦电视台播出的一段发言中,阿巴斯谴责以军在沙贾耶犯下“反人类”罪行,敦促惩治凶手。
  潘基文谴责发生在沙贾耶的“残暴行径”,敦促以色列方面“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太多无辜民众正在失去生命,另一些人生活在持续恐惧之中。

克里不满以方军事行动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20日接受多家电视媒体采访,他在采访间隙与美国国务院一名叫芬纳的官员通电话。由于没有关闭采访用的麦克风,此次通话无意中被公开。
  克里在通话中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表示不满,但在随后的采访中依然为以色列辩护。
  克里随后接受了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主持人克里斯·华莱士播放了克里与芬纳的通话录音。
  华莱士问克里是否对以色列扩大军事行动感到不满,但克里强调,以色列有保卫自己的权利。他还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
  美国国务院当日宣布,国务卿克里21日将前往中东斡旋停火。按照美联社说法,他此行主要目标是敦促巴勒斯坦接受停火协议。

链接 美应综合考虑各方影响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日前刊登前美国中东和南亚首席情报分析师保罗·皮拉的评论文章称,美国如今面临伊核问题、加沙冲突及俄罗斯三大热点问题。这三大问题环环相扣,不应孤立看待;美国应考虑到这三大问题的相互影响。  皮拉认为,目前美国与以色列关系紧密,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发动军事行动的“纵容”或许将破坏与伊朗达成协议的可能。
  皮拉指出,美国现在扮演的角色是以色列的“主要保护者”,在美国的庇护下,以色列的行为受到的批评越少,美国所消耗的政治资本和外交资本就越多。这意味着,对美国而言,在伊核问题、维系与欧盟关系方面能分配的精力越少。
  皮拉最后指出,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让俄罗斯在伊核问题上消极参与,将削弱在伊核问题上的合作。同时,加沙平民伤亡不断增多会让美国信誉尽失,难以争取到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步调一致。
◎分析
谈判解决冲突 双方唯一出路
  分析人士认为,巴以冲突难以停息的主要原因在于冲突双方的主要目标均未实现。
  据报道,哈马斯停火条件包括:以色列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侵略”,如突袭性逮捕行动;以色列和埃及进一步解除对加沙地带的限制,完全开放拉法口岸;以色列释放51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停止“颠覆”6月组建的巴勒斯坦新一届联合政府。
  以色列方面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实现以下目标:为遇害的3名犹太青年报仇;制止哈马斯发射火箭弹给以色列南部带来威胁;大幅度削弱近几年来获得提升的哈马斯实力。
  除还没有实现自己的主要目标外,哈马斯和以色列都不愿意示弱,不愿意主动停手。  其次,国际调停乏力也是巴以冲突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
  埃及14日向巴以双方提出无条件停火倡议,以方15日决定接受倡议,但哈马斯16日拒绝了该倡议。
  埃及倡议遭遇失败之后,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迄今也未提出能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共同接受的停火建议。
  在此次巴以冲突中,美国、欧盟等方面的调停努力明显乏力。
  观察人士认为,以色列再强,也无法对哈马斯斩草除根。以色列安全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战斗、战争,更需要谈判、妥协。对于哈马斯来说,也应停止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领土争端是巴以冲突的根源。以色列强占巴方领土终不能持久,巴方武力收复几无可能。谈判解决是双方唯一的出路。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