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好人做不到底闪了良心的腰
摆脱“圈”套
疑案沉冤昭雪彰显公平正义
医院喊穷首先应公开详细账单
题字铲字终绕不过一个“权”字
2014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题字铲字终绕不过一个“权”字



  □吴龙贵 

  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曾在老家海南省五指山市被称为“才子”,当上高官后,他在五指山市多处题词,为下一代学子书写励志书法。近期,朱明国被中纪委调查的消息传出后,其在五指山的题词墨宝马上被抹掉或被遮挡。
(12月15日《南国早报》)
  官员落马后,其在任时的“墨宝”立马贬值为“牛皮癣”,似乎不是什么新闻。但仅仅在媒体报道朱明国被调查后的第二天,他的题字就被人迅速抹掉了,让人不知该感慨世态炎凉,还是该惊叹某些人的政治敏感性太强。在权力巅峰时,一字难求;一旦身陷囹圄,之前题的字也让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唯一能说明的就是,官员题的压根不是“字”,而是“权力”。
  刻在石头上的题字易铲,而根植于心中的“官本位”、唯权力是瞻的观念和心态却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现实中,当然不排除有些官员题字是权力寻租,随便写两个字,企业家就奉上一笔不菲的“润笔费”,即所谓的“雅贿”。但多数情况下,求字一方无非是为了表达对权势的敬仰与臣服,甚至可能仅仅是一种习惯性、被动式的站队表态。不管写了什么,作为“五指山市土生土长走出去的最高级别官员”,朱明国的题字摆在那里,本身就会产生一种“与有荣焉”的效应。
  当初的题字,如今的铲字,终绕不过一个“权”字,说到底不过是依附和迷信权力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某种意义上说,铲字可能表现得比题字更加露骨和急切。落马官员的题字真的没有一点警示价值吗?谁也没有资格嘲笑官员的“墨宝”,因为这其实是很多人一笔一画共同写就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