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手帮忙,退休老人赶去拔葱如今还有很多葱没拔,葱农称实在没办法只能扔了 |
|
|
4月26日,本报报道了安丘市金冢子镇车戈庄村大葱滞销无人收,葱农王世云等人着急腾地一事。26日、27日,不少爱心市民纷纷前往王世云的葱地拔大葱,在体验拔葱乐趣、享受免费大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王世云解决了难题。
一大早赶往葱地 27日早上6时许,奎文区怡新苑小区的李先生便和家人朋友踏上了前往安丘车戈庄村的路。26日,他们看到《潍坊晚报》的报道后,了解了葱农的困境,就想过去帮忙。“我们都60多岁了,退休在家也没事,就当游玩了。”李先生的老伴黄女士说。 “平时都是从超市、市场上买大葱,还从来没到地里拔过葱。”黄女士说,她原以为到地里直接拔葱就行,但王世云给他们准备了铁锨,并给他们示范,她才知道拔大葱也是有讲究的。黄女士将一棵棵大葱小心翼翼地拔出来,抖下根部的土后放在一起并用红绳子捆起来。 “我们拔到10点左右,拔了有200斤葱。”李先生说,拔大葱并不难,但是个费时间的活。 共拔走300多斤葱 当日上午10时许,又有两位爱心市民来到王世云的葱地。 王世云说,26日下午就有人来找他,说在报纸上看到报道,过来拔点葱。“他们主要是自家吃,要的不多。”王世云说,现在大葱价格特别低,爱心人士开着车从潍坊到安丘的油费就够买不少葱了,大家来力所能及地帮他拔点葱,以便能及时腾出土地,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王世云介绍,27日当天有6位爱心市民分两批来拔大葱,共拔出大葱300多斤。“虽然总体不多,但如果这些大葱没人来拔,我们只能自己拔出来扔掉,送给别人吃总比扔了强。”王世云说,现在特别着急种花生,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们只能把葱拔出来扔到沟里。 本报记者 李早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