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共聚盛会
 
标题导航
孩子磕碰打桌子如此“报仇”不可取
□资讯
2016年04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磕碰打桌子如此“报仇”不可取



  孩子不小心摔倒,为了安慰孩子,一旁的大人们常常会打桌子或者踩地,来给孩子“报仇”。在不少有孩子的家庭里,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近日,该话题在朋友圈里引发热议,为孩子打桌椅“报仇”的方式到底合不合适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反思。

网友热议替孩子打桌子
  “最近非常好奇一件事,所以来做个小调查……”近来,一篇《你会替宝宝“报仇”打桌子吗?》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加入讨论大潮。
  “几位老人看到一位小朋友在玩耍过程中不小心被桌子或其他物品磕碰到,居然都用同一种方法来解决,那就是——打桌子,嘴里还说着‘不准磕到孩子’等之类的话。”网友“和昱妈妈”说,老人在安抚小朋友时,一般会打桌子来“报仇”,她在帖子里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和对宝宝教育问题的思考。“桌椅板凳自己本不会动,明明是宝宝自己撞了上去,可是可怜的桌椅板凳却要担责任,还要被“暴打”。这样做,只会让宝宝成为一个对任何事都不负责任的人,多可怕啊……”“和昱妈妈”说。
  记者在帖子里看到,不少有过同样经历的“宝妈”们都纷纷跟帖,理解和批评的声音都有。
六成家长会替子“报仇”
  对于疼爱孩子的家长们而言,为孩子“报仇”打桌子、踩地板等情况并不少见。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多位家长发现,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遇到过此类情况,如果自家孩子被桌椅磕碰到,他们会帮孩子打桌椅“报仇”,仅有不到四成的家长表示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现在的家长都比较注重教育方式了,但是我认为打桌子、拍地板等方式不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很大的影响。”家住圣荣广场小区的陈先生表示,他不觉得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会缺乏爱心、比较蛮横。
  “孩子还小的时候,婆婆从老家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一旦磕碰了,老人一般都会打桌子来安慰他。”家住鲁发名城小区的孙女士说,她经常见到婆婆用这种方式安慰孩子,虽然自己不太认同,但也只是一笑了之。
  “这样做只是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能够忘记这件事。但是如果孩子大了,再采取这种方式就不太明智了。你要告诉孩子是他自己摔倒的,不能再埋怨桌子和地板了。”家住东方世纪城的王女士表示,幼儿教育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调整教育方式。
此举易让孩子蛮横霸道
  针对此问题,潍坊天源心理研究所首席咨询师张艳青表示,小孩子被桌椅磕碰时,家长打桌子为孩子“报仇”的现象是很不合理的。这种典型的“外归因”容易让孩子滋生出遇到问题先找外部原因,而不从自身找问题的毛病。
  张艳青说,小孩子磕碰到桌椅,并不是桌椅的错,父母不应该责怪桌椅把孩子弄疼了,而是应该教导孩子如何才能避免碰到桌椅。“现在很多家长都怕孩子碰到桌椅后会摔疼,但疼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体验。”张艳青说,遇到这种问题,家长要注重引导。
  张艳青说,“外归因”是一种不好的心理习惯,容易让孩子变得霸道蛮横,下次孩子磕碰摔跤了,家长也要当着孩子的面给桌椅揉一揉。相较于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会更容易做出打桌椅的事情,这说明老一辈的育儿观念不科学。张艳青建议,老人在带孩子之前,应该和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及时补充育儿知识,让育儿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本报记者 魏慧敏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