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岁的程欣成了妈妈的小老师 女儿今年八岁了,她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什么模样;妈妈每天陪在自己身边,她却看不见妈妈的容颜。安丘市兴安街道小庄子村的王晓静患有青光眼,生完孩子后彻底失去了视力。而女儿程欣遗传了自己,自幼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从光明走向黑暗,八年来王晓静的生活丝毫没有生气。今年秋季新学期,女儿来到潍坊盲校就读,她也来到该校读中职,30岁的她重返校园,和女儿成为了“同学”。 女儿心灵手巧,掌握很多技能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齐眉短发,眼前这个小女孩是如此讨人欢喜,根本难以想象她会是一个盲童。 1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坊盲校一年级,8岁的程欣坐在最前排,正在认真的跟着老师做手工。心灵手巧的她,刚到学校几个月就学会了很多技能,读盲文、算术,还会制作很多手工作品。程欣的桌子上摆放了不少她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旁边的一张盲文纸上都是红红的对号,几乎每次拼音练习程欣都会得到满满的对号。 “我喜欢上学,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呢。”满脸的童真,一副很自信的样子。程欣聪明好学,来学校之后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说她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 一年级的老师告诉记者,入学之前老师们曾到程欣家送教上门,这个可爱机灵的小女孩给老师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程欣非常聪明,性格也很开朗。我们去她家里送教时,她格外高兴,拉着老师们的手说个不停。而且她自理能力也非常强,自己穿衣、吃饭都没有问题。”美工课老师对记者说,来到学校上学后,程欣更是用功,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年仅八岁的程欣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她说,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要成为一个大老板,赚很多很多钱,这样就可以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入读同一学校,母女成为校友 程欣的班主任老师冯培森告诉记者,刚刚入学的时候,奶奶和姥姥轮流来陪读,她从未见过程欣的妈妈。有一次周末,程欣的爸爸妈妈来接她回家。冯培森才知道程欣的妈妈王晓静也看不见,初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便一直在家。 得知这个情况,又考虑到这个家庭的特殊性,学校最终为王晓静开辟了“绿色通道”,让她也来上学,希望她可以学一些技能,找一份适合她的工作。 王晓静现在在潍坊盲校中专部一年级就读,她是整个级部年龄最大的学生。与女儿相比,王晓静性格有些内向,交流时显得很羞涩。她说自己刚来学校一个多月,对这里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不是很熟悉,女儿成了她的小帮手。 “程欣的适应能力很强,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的教室在一楼,我在二楼,平时上课的时候基本不见面。吃饭和午休我们就会一起,由于我对这里还不太熟悉,所以都是她带着我走。”说起女儿程欣,王晓静开心地笑了起来。她说女儿像个小精灵,想象力非常丰富,每当女儿学了新东西都会很兴奋的来教她,成为了妈妈的小老师。 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结伴相约走向食堂。母女俩碰面,程欣牵着妈妈的手,一边走一边跟妈妈讲自己今天的所学所闻,每到上下楼梯或者拐角的地方,她都会小心翼翼的提醒妈妈。 希望有一天,女儿能见到阳光 采访中,王晓静告诉记者,她小时候是能看见的。三年级时感觉眼睛不舒服,做了手术也没见好转。随着年龄变化,视力越来越差,初中毕业后就不念书了。 22岁时,经人介绍,王晓静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结婚生了孩子,但生完孩子后,王晓静就彻底失去了视力。王晓静说,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病会遗传,女儿刚出生不久就发烧不停地流眼泪。五个月大去北京动过一次手术,之后便一直用眼药水。“一瓶眼药水就得三百多元,一个月一瓶,好几年过去了她的眼睛并没有好转。医生说再做一次手术就能治愈,但她太小了做不了全麻。另外这几年为了给我和女儿治病,家里的积蓄全部都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外债。”说起这些,王晓静眼里含着眼泪。她说,女儿现在已经八岁了,她却不知道女儿的模样。 生完孩子后,王晓静什么都做不了,突然陷入了黑暗,她感觉茫然不知所措。想到年幼的女儿,想到年过六旬还在为她辛劳的父母,王晓静禁不住伤心起来。 婚后,王晓静一直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我父母为了我操劳了一生,现在年纪大了还要照顾我们娘俩,而我却什么都帮不上忙。”谈及自己父母,王晓静满怀愧疚。 “我现在只想好好学手艺,能够有份工作,帮家里分担一些。”王晓静说道,女儿年纪还小,他们不会放弃给她治疗,等经济条件允许了会再带着女儿到大医院就诊,希望女儿有一天能够见到阳光,看看这个世界有多美好。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