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2018全国两会

第04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标题导航
良好行为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小学生话家风感受文化魅力
2018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好行为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从教30多年,身为老师和家长,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中心小学的老师丁玉珍积累了丰富的家教经验。她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识多少字、考多少分、比赛得第几,然后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弄得孩子焦头烂额。殊不知,知识是无限的,人不可能将所有知识都装进脑子里。而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却伴随一生,让人终生受益。因此,为人父母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心灵的成长。
  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从小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怎样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要因为孩子年幼或事情小而姑息迁就,对的坚持,错的要坚决改正,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觉自律,自尊自爱。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家长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凡事先让孩子自己尝试去解决,在孩子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再给予适当帮助。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批评指责,甚至动粗打骂,这种方式不可取。“记得儿子上小学时,有一次作业很多,他产生了为难情绪,说‘反正做不完,干脆不做了!’听他一说,我放下手里的活,看了遍作业,发现作业确实有点多,于是我陪着他写,并说他能写多少算多少,儿子欣然同意。他每写完一部分我就鼓励一番,很快他完成了作业。”丁玉珍说,作业完成后,她还告诉儿子:“只要肯努力,你一定会完成好作业,妈妈相信,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一定会自己想出好办法克服的。”从那以后,他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遇到挫折就退缩的情况,渐渐树立起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不容忽视。丁玉珍指出,不少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或者出现问题时,不是针对问题帮孩子分析解决,而是强调自己如何辛苦。其实,这样的唠叨最让孩子反感。父母教育子女、为孩子付出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刻苦学习、好好做事,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是他们的责任。所以,无论家长还是子女都要各尽其责。
  作为家长,还要有一颗包容之心接纳孩子犯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邻居和朋友经常夸我家孩子懂事,殊不知我家孩子并没什么特别之处,说脏话、打人……人家孩子犯的错误他都犯过,不同的是,重复的错误我们家孩子很少出现。”丁玉珍表示,她平时非常重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特别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方面,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或学习紧张,就包办各种事情,剥夺了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更有甚者孩子有了过错不去追究,包庇迁就是溺爱,教会孩子做人做事才是大爱。        本期嘉宾:丁玉珍(嘉宾单位系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中心小学)
  本报记者 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