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版:大观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调查
 
标题导航
用坚强做翅膀 无臂青年书写精彩人生
2019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坚强做翅膀 无臂青年书写精彩人生



  37岁的丁二伟,个头不高、身形瘦削,八岁时因高压电电击失去双臂。他用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多次在世界残疾人锦标赛、残奥会上获奖,他是潍坊市自强模范、口写书法家、河北恒爱艺术团业务团长……
  丁二伟说,面对残疾,坦然接受勇敢面对,除了坚强别无选择,只有残缺的身体没有残缺的梦想。5月19日,记者走近丁二伟,听他讲述人生故事。
从小调皮 高压电击失去双臂
  春末夏初,丁二伟坐在世纪泰华朋友的工作室里,用残缺的手臂和嘴巴快速地回复着微信,再过几天,一场残疾人专题文艺演出将在潍坊举行,作为组织者,他需要协调的事情有太多。
  丁二伟很少主动回忆童年那段经历,因为那段经历太惨痛,每每想起都似揭开了旧伤疤。如今,再提往事,是希望自己的经历给人以教训,同时能够激励他人。
  1982年,丁二伟出生在临朐县柳山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与哥哥是双胞胎,排行老二,他被称作“二伟”。兄弟俩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虽贫寒却幸福,然而一切都在丁二伟八岁这年改变了。
  年幼的丁二伟活泼好动,村边的池塘、四处的山野都是他玩耍的天地。一次,调皮的丁二伟爬上了村里的变压器,并伸手触摸了高压线,双臂被烧焦。当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

   “我躺在床上,看着白白的墙和天花板,不知为啥到这里来。”丁二伟说。当时的一幕他至今记忆尤深:母亲给他煮了一碗面条准备喂他,他说自己吃,当他伸手准备端碗时,忽然看到空荡荡的袖管,眼泪哗地就掉了下来。
  在医院里住了半年,丁二伟出院回家了。用他的话说,当时的他就是一个“废物”,吃饭、穿衣都是母亲在照顾。已到了上学的年纪,看到小伙伴们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蹦蹦跳跳放学归来,他很是羡慕,也盼望着到学校去。他央求父亲到学校里找老师,哪怕自己只是坐在课堂上听听课也好。事与愿违,老师担心丁二伟无法完成学业而且会影响其他学生,不敢接收。
当过“鹅司令” 用脚写字迈进校园
  “从此我变成了‘鹅司令’。”丁二伟笑着说,看他在家实在憋得慌,母亲给他买了一群鹅,自此,他便用右胳膊仅剩的一截残臂夹着一根小棍天天去放鹅。
  失去双臂的丁二伟非常自卑,根本不敢穿短袖,父母一遍遍给他讲张海迪、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在他们的鼓励下,他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生性要强的丁二伟也在琢磨着:放鹅并不是长久之计,得首先学会生存的技能。
  于是,丁二伟边放鹅,边学着用脚夹东西,越学越熟练,不仅能自己吃饭、穿衣,还能洗脸、刷牙,生活能够自理了,他并不满足,一心想着迈进校园。放鹅时,他用脚趾夹着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
  第二年一开学,丁二伟就跑进学校。他用脚夹住笔写了几个字,老师感到非常震撼,见他用脚写的字比很多正常孩子写的都好,老师便答应他来上学。普通的课桌椅他用不了,丁二伟便带了一个马扎和一个化肥袋子,把袋子铺在地上当课桌,坐在马扎上写作业。
  能够破格入学丁二伟一直心存感激,他说只要走进了学校,就一定要学好。“一直到五年级,我从没考过第二名。”丁二伟自豪地说,成绩的背后是他发愤图强的结果。在13岁那年,他即获得了全国一级“雏鹰奖章”。

 在丁二伟15岁那年,母亲罹患乳腺癌去世,哥哥自此郁郁寡欢,不久也离开了人世。接二连三的命运打击,丁二伟却愈发坚强。
  苦练中长跑   破全国纪录
  因自小活泼好动,丁二伟的身体底子一直不错。读初中时,他听一位老师偶然说起,有很多专门为残疾人举行的运动会,让丁二伟好好训练一下参加比赛。
  “最起码吃饭不用问家里要钱了。”1997年,丁二伟加入了山东省体工大队,练习中长跑。刚到体工队,他就被狠狠上了一课:老师要求队员们围着操场跑9圈,自认为身体素质不错的丁二伟,落下倒数第二名整整4圈。
  “我还是咬着牙跑完了。”丁二伟说,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机会他特别珍惜。别人练的时候,他也在练,别人玩的时候,他还在练。
  那年暑假的一个多月,他天天到操场上跑步,将长满杂草的操场踩出了一条跑道。家里人看到他每天回来都被汗水打湿的衣服非常心疼,但他知道,自己在和命运抗争。
  在体工队,一般是残疾人和残疾人在一起练习,健全人和健全人在一起练习,而丁二伟为了提高成绩,坚持和健全人一起练习。
  丁二伟的成绩也在飞速提升,不到一年时间,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展露锋芒。1999年,他先参加了潍坊市运动会,拿了三块金牌,到了冬天,他被选参加省里集训,参加200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在这届残运会上,丁二伟破了三项全国纪录,拿了三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超负荷练习 最终登上世界领奖台
  2004年4月12日,是丁二伟一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张海迪来到山东省体工大队,鼓励队员们认真训练,争取好成绩。当时,18岁的丁二伟正在备战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张海迪赠送给丁二伟一本她创作的新书《轮椅上的梦》。在人生偶像的鼓励下,在当年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多年来,丁二伟一直珍藏着这本书,还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
  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这些中长距离比赛丁二伟都跑过,最擅长的是1500和5000米。5000米最好成绩是世界锦标赛冠军。中长跑是一个特别苦特别累的项目。“每天训练近30公里,年复一年”,丁二伟说,最苦的是2007年。
  为了争取参加2008年全国残奥会,丁二伟每天早晨5点起床训练,一天早上,他训练时忽感身体不适,后来发现尿里居然全是红彤彤的血。医生检查说,都是超负荷训练累的。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短暂休息后,再次投入顽强的训练之中,甚至比之前强度更高更累。
  训练强度大,受伤在所难免。有一次,丁二伟训练的非常疲惫,不小心跟腱受了伤,连走路都困难,只能去做体能训练。因为没有双手,许多体能训练项目做不了,他就单独训练蹲起,一个动作重复一千遍。结束时,他的脚边全是汗水。一个月后,跟腱基本痊愈,丁二伟又开始拼了命的训练。
  丁二伟说,在整个体工队,他不是跑的最快的,但每天早上他是第一个到体育场的。练了体育才知道,汗流多了,衣服上会有白花花的盐粒;练了体育才知道,冬天的风可以在脸上划出血口子,练了体育才知道,肌肉拉伤撞伤关节扭伤是那么疼的……多少次摔了爬起,多少次伤了继续,多少次泪汗同流,依旧无惧。
  凭借这股子韧劲、不服输的拼劲,丁二伟先后斩获世界残疾人锦标赛冠军、全国残疾人运动会1500米第一名、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第一名等荣誉。
  丁二伟一直认为,残疾有先天的,有后天的,遇到了就得坦然接受,勇敢面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努力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秀的人。
  因为多年的突出表现,丁二伟也多次获得了各级政府颁发的“潍坊市新长征突击手”、“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加入艺术团 组织演出登台表演
  “你们不能体会听到人家说‘残废’是什么心情,我不想用语言表达,只有更加努力,更加自强,来证明我是残疾人,但我不是残废。我没向命运和任何人低头,虽然残疾了,但是我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经过努力都能干,别人做不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干。所以一定要向别人证明,我行,我行,我一定能行。不向命运屈服,相信自己,努力了,一切都可能实现。”丁二伟告诉记者。
  摘得数不清的荣誉之后,2008年丁二伟退役了。
  退役之后,丁二伟在聋哑学校当过老师、跑过业务、开过饭店,2009年,经朋友介绍加入了河北恒爱燕赵艺术团。
  这个艺术团由来自全国各地有艺术特长的优秀残疾人组成,他们常年在全国各地进行文艺演出。
  丁二伟乐观、开朗,有着出色的交际能力,进入艺术团后他担任业务团长,负责演出的组织、策划等工作。负责一场大型演出非常不容易,从演员组织、场地安排、门票销售等丁二伟都要负责,虽然辛苦,但能为残疾人做点事,他觉得特别充实。
  与团员们在一起,丁二伟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团员们之间的友爱也温暖着他。
  2011年,在一次去天津联系演出的路上,为了节省费用,丁二伟打了一辆“黑三轮”,结果车子跑的太快,将他从车上摔了下来。由于没有双手支撑,他的头部先着地,受伤严重。得知他受伤后,团长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给他送来了3万元治疗费用,还对他进行悉心照料,这让丁二伟非常感动。
  现在,艺术团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近300场。
  丁二伟对于书法有着特别的热情,经常自己口含毛笔进行练习。开始总是不得要领。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拜知名书法家郭景山为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丁二伟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百倍努力,慢慢地越写越快、越写越好,还经常登台演出,获得掌声无数。
出版个人自传 向幸福出发
  在各地演出的同时,丁二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参与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并受邀登上讲台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去打动和激励别人,至今已经举办励志演讲100多场,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2018年11月,丁二伟受邀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的录制,还通过节目向他的父亲表示感谢。
  母亲和哥哥相继离世之后,丁二伟与父亲相依为命,16岁离开家。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丁二伟与父亲聚少离多,两个人从来没有直接表达过对于彼此的爱。如今,父亲上了年纪,还帮他照顾着孩子,他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在外工作。
  “我有一个心愿,虽然没有手,我想用脚为父亲洗一次脚,表达我的心意。”节目中,丁二伟给父亲买了一双袜子、一双鞋子,他用脚夹起暖壶把手,将热水倒入洗脚盆,立即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爸,感谢你这些年对我的支持和照顾,您辛苦了,今天儿子借这次机会,表表我的一份心意。”丁二伟一边说着,一边用脚脱下父亲的袜子,温柔地揉搓着父亲苍老的双脚。
  几年前,丁二伟有了出一本自传的想法。在好朋友的帮助下,他的长篇励志专著《奔跑的足迹》已出版发行,书中他坎坷而又不屈的经历带给读者感动和正能量。
  最近,丁二伟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华志愿者协会文化艺术志愿者委员会恒爱艺术团团长,他将登上更多的舞台传递正能量。
  丁二伟告诉记者,他有许多爱好,多数正常人能够做到的事他都能够通过脚及残臂、嘴巴的辅助来实现。不但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他还有着许多的爱好,比如旅游、打台球、骑马等,他还喜欢摄影,自学摄影技术,经常带着单反相机到处走走,拍下一处处美景。
  随着无人机的兴起,丁二伟还学会了无人机的操作,他的日常生活比许多的健全人还要精彩,他用脚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丁二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残疾人,以前心里会有些自卑,但他一直坚强,因为除了坚强他别无选择。他在朋友圈写过一段话,也是他的37年人生的写照:曾经幻想有一双翅膀,去追赶遗落的时光,不服输的烈焰在胸膛里点燃,不论天色如何暗淡,依然决心把命运去改变。不论风雨飘摇,不论天高地远,人生路上书写精彩,坚毅的丰碑在自己脚下。
  丁二伟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社会能够更懂残疾人,平等、尊重,没有歧视,一视同仁,这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帮助。”他愿意用自己的爱唤醒更多的爱,愿意在美好的未来继续用脚书写人生。  A12-A13版 文/本报记者 周晓晴 图/除署名外由丁二伟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