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贡献“标准力量”
潍坊电网迎峰度夏保供电七项行动发布
省属企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录计划
深化交流合作 推动项目落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潍坊市人民政府与中电建路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滨海区:村企联建 携手致富
2020年07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贡献“标准力量”
——写在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成立两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孙 明
  2018年7月12日,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由农业农村部和省政府联合建设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寿光揭牌成立。这不仅是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一次重大实践行动。
  经过两年的建设发展,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已集合了蔬菜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和研发中心、质量安全评估和预警中心、品牌培育和品质认证中心、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中心“四大中心”,聚集了方智远、李天来、邹学校、赵春江4名院士领衔的67名专家队伍,启动了1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制定了国内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生产技术规范》,建成了国内面积最大、棚型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蔬菜标准试验验证基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提升,赋予“三个模式”新时代内涵
  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而把标准中心放到寿光,既是提升蔬菜产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我市、对寿光着力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充分肯定。
  寿光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数十年来无私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终结了北方群众冬天只能吃大白菜的历史,自身蔬菜产业发展也在不断上档升级、加厚拉长,打造了乡村振兴“三个模式”中的“寿光模式”。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强化质量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集成研制和推广应用,把标准作为质量兴农的基石,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努力为促进全国蔬菜产业科技化、标准化、智慧化、品牌化、组织化、融合化发展,贡献新的潍坊力量。
  对此,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付乐启告诉记者,蔬菜生产涉及的环节很多,拿种菜来说,包括选种、育苗、种植、授粉、采收等等,虽然以前有单个或多个环节形成了行业标准,但缺乏系统性、集成化的质量标准体系,难以在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上形成优势。“所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成立了,就是要围绕构建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供一整套的问题集成解决方案,以标准凝聚新力量,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付乐启说。
  据介绍,目前,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已经与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推动寿光加快了以大棚“两改”为主的智慧产业化进程和以信息化手段为主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以种业研发为核心的由“种菜卖菜”向“育种卖苗”的转变,在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时代内涵的同时,逐步推动蔬菜产业“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示范引领,打造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样板区
  走进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试验示范基地——“寿光蔬菜小镇”,连栋温室内一串串樱桃西红柿晶莹剔透。同样显眼的还有番茄基质栽培技术规程、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通则,甚至是连栋温室建设标准等标准体系。寿光蔬菜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华说:“如何建温室都有标准可依,更别说种菜了。”
  在这里,“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技术规程”引起了记者注意,上面显示着育苗的生产设施、基质用料、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砧木、接穗、成苗标准及检验、包装、运输要求等,甚至对成苗的标准也有详细说明:品种纯度达到或者高于98%,株高10至12厘米,茎粗4至6毫米,叶片3叶1心或者4叶1心,叶片浓绿,叶背及茎部呈微紫色,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从穴盘中拔起时不会出现散坨……
  这些说明和文字,就是日光温室蕃茄的全产业链行业标准。目前,标准中心的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营蔬菜育苗20多年的杨丙光给这把“尺子”点赞:“最初育苗时没有标准参考,质量参差不齐,现在有了标准,育苗企业有了遵循,菜农买苗子心里也有了底。”
  一套标准体系的形成,集中展现了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后的巨大优势。记者了解到,继4位院士亲力亲为外,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华夏有机农业研究院也入驻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还吸引了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和分析实验室,正在探索推出蔬菜营养标签制度。
  记者来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核心配套项目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这个占地3000亩,应用120多项发明专利的基地,旨在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样板区。在这里,由赵春江院士领衔规划设计的国内最大单体8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采用基础下挖、智能外保温、空气能热泵加热、日光温室余热回收等方式,解决了困扰业界已久的智能温室冬季生产能耗大的问题,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
  推广应用,提升蔬菜产业全球竞争力
  上口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是首批认定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这里种植的草莓番茄、水果黄瓜、甜瓜,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市场,实现了优质优价,促进了农民增收。
  负责园区运营的寿光农发集团种植部部长王少鹏说:“按照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提供的标准体系,我们坚持种植规范化、智慧监管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技术一体化,确保建成标准化示范种植园区。”
  记者随意到几栋温室大棚转了转,发现每一栋都配备了智能放风机、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水肥一体机等高度智能化的“硬核”农业装备。“这些装备是把质量标准体系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使我们及时掌握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地温等信息,达到提升蔬菜品质和园区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王少鹏称。
  为了让标准体系与产业和市场无缝对接,惠民强农,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联合国内6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成立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构建“中心+联盟+企业”的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启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培育工作,探索形成“培育-培训-认定-示范”的标准化模式,将潍坊地区打造成蔬菜标准化先行示范区。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制定的标准体系,为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潍坊配送中心落户寿光,‘寿光蔬菜’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寿光蔬菜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寿光市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蔬菜直供基地,为在全国推广使用标准提供了示范。”寿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建国说。
  奋斗永无穷期,标准志在远方。付乐启向记者透露:他们将全面运行蔬菜品质感官评价与分析实验室,研制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蔬菜分等分级和优质优价;依托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研究和设施蔬菜标准体系研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标准互认,提升中国蔬菜产业全球竞争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