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 09版:潍坊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传承创新 “玩转”大漆工艺
手绘老村地图留住乡愁记忆
寿光牛头镇村朱萍被授予
我市青年代表王建文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2022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绘老村地图留住乡愁记忆



  为还原儿时记忆中的老村原貌,给后人留下一份史料,潍城区于河街道冯家村71岁的冯华山凭着记忆与走访调研,用近四年时间手绘了一幅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冯家村地图。1月5日,记者采访了冯华山,听他讲述创作历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隋炜凤
脑海时常浮现老村村貌,决心绘出留住记忆
  1月5日,记者看到了冯华山手绘的《建国初冯家村地图》,上面涵盖了冯家村老村的地理方位、自然环境以及村里每一户人家的位置、姓名等,围子墙、大湾、菜园、胡同、水井、楼子碑等地标也一一进行了标注,可谓地图版“村史”。
  “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庄样子。”1950年,冯华山出生在冯家村,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的出村路都是通往邻近各村的斜向路,村内巷子全是土路窄巷,村民住的是草房、土院墙。村里还有楼子碑、善人碑、土地庙、围子沟和围子墙等建筑,是他和小伙伴们常去玩耍的地方。“特别是村四周当年用土筑的围子墙,墙高约两米,只在村西留有一个门,村内四个角都建有碉堡,用于防务人员值勤,那时候我觉得这围子墙就是冯家村版的长城。”冯华山说。
  冯华山长大后,先后从事过多项工作,但从来没有离开村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冯家村逐渐发生变化,旧宅拆了,但旧时村庄的记忆时常浮现在他脑海中。于是,他产生了绘制一幅旧村地图的想法,留住村庄记忆。
用了近四年时间搜集资料,几经修改方成稿
  冯华山说,根据史料记载,冯家村有600多年历史,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轶闻掌故、文化史实等文化资源,村里却没有村志、村史。
  从2018年开始,冯华山与村里的好友陈永寿开始为绘制地图做准备,他们聚在一起回忆旧村村貌,走访长者,查阅各家族谱记载搜集资料,这一过程用了近四年时间。
  “要绘村图,一般尺幅的纸很难将全村住户都绘制到地图上,我跑遍市区的宣纸店终于淘到了丈二宣纸。”冯华山说,因当时村内各户住房尺寸各不相同,他需要对各户分别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绘制过程中几经修改,终于在近日成稿。
  不仅如此,冯华山还和陈永寿编写了《冯家村简史》,内容包含冯家村起源、地理位置、原貌、历史人物、行政隶属等内容。“这是我多年的心愿,把我村村史写出来、村图绘出来,作为资料留作村史存档,以使村民不失记忆。”冯华山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