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北门筑高墙,南门还限行
打的回家,发票竟然是张“白条”
2011年08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门筑高墙,南门还限行
  北大门处筑起的高墙上开了一个小门。
  南大门外不远处设有限高杆、隔离墩子。



◎宏伟小区北门高墙上开小门,居民要在规定时间进出 ◎救护车辆只能绕行才能进入南门,危急时刻多有不便
  8月4日,奎文区宏伟北路宏伟小区的王女士向本报反映,一个星期前,小区北大门被拆除,有人就在北门处筑起了高墙,只开了一个高约2米、宽约1米的小门,并规定了开门的时间。虽说小区还有一个南门,但南门外的路上设有4个隔离墩和限高杆,消防车、救护车必须从潍州路绕行后穿过潍州路街道马少野社区才能通过南门进入小区,非常不便。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则表示,筑高墙的目的是为了防盗,保证居民的财产安全。
  小区
北门处筑起高墙

  当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奎文区宏伟北路宏伟小区北门外时,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居民。一面高约3米、长约20米高墙上,开着一个高约2米、宽约1米的小门。这面高墙看起来刚砌成不久,高墙的左边直接与居民楼的墙体相连,右边与小区传达室连在一起,墙面正好对着小区内的主路。
  记者看到,居民、小型摩托车和自行车倒是可以进出自如,但再大一点的摩托三轮车和小轿车根本无法通过。一些可能不了解情况的车主将车开到北门后,又无奈地驾车离去。记者还注意到,在小门上方还悬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有开门时间:夏季早上5点至晚11点,冬季早上5点半至晚上10点。
  居民们指着高墙对记者说,一个星期前有人拆了小区北大门,高墙刚刚被建好。
  记者又赶到小区的南门(也就是正门),看到南门处安装有电动推拉门系统,车辆和行人都可以畅通出入,但记者再向小区西侧的路上一看,发现不远处的路面上设有4个红白相间的隔离墩路障,并且上面还有2米多高的限高杆,普通轿车是可以出入的,但是大型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这样体积大、又较高的车是无法通过的。
居民
对高墙看法不同

  在场的不少居民对小区北门处刚刚筑起的高墙颇有微词。一位孟女士告诉记者,她了解到,小区物业拆了小区北大门,筑起这面高墙,是为了防盗。虽然物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给小区也造成了其它方面的安全隐患。她说,北门高墙上只开了个小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通向南门的路上又有限高杆、隔离墩子,让消防车、救护车之类的大车都进不来。目前,大车进入小区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潍州路绕行后穿过潍州路街道马少野社区,再通过小区南门进到小区里,这差不多比平时走北门多了七八里路,而且不熟悉路况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样走。
  “前几天小区里有人生病拨打了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北门外,但是北门被墙堵死了,救护车等了大约有10分钟,无奈离去,最后可能又绕行到潍州路上,从小区南门进去了吧。要总是这样,以后小区内有人生病或者遇到突发状况,该多着急啊?”孟女士对此非常担忧,而且还存在另一个问题,现在小区北门开门都有时间段,一些加夜班的居民因为错过了时间,必须绕到南门进出,非常不方便。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小区已经有10年了,不少居民是马少野村的居民,小区一直由物业管理,北门的这面高墙就是物业找人筑的。对于高墙到底该不该建,居民们说法不一。一部分居民表示,在北门处的高墙没筑起来之前,这条小区的主路与墙外的路其实是一条完整的路,现在就被高墙给截断了,非常可惜。他们认为这面墙就不该建,还无形之中造成了安全隐患,消防车、救护车难以进入小区,并且物业决定建这面墙,他们根本不知情;有些居民则赞成物业筑这道墙,他们说小区周围很乱,治安不太好。在没筑起墙之前,很多车直接从北门开进来再从南门出去,弄得小区内尘土飞扬,甚至还不小心撞到过孩子。
物业
筑墙为居民安全

  记者找到了小区物业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筑起高墙就是为了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他说,首先,这片小区靠近铁路,而且近两年,附近陆续有工地开工,搞得周围环境很混乱,给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特别是最近小区很多户家里都遭遇偷窃,造成了居民的慌乱。其次,以前北大门处的小区主路和外面的路都是连着的,所以很多外来车辆图便捷,都喜欢从北大门通过,小车还好,大卡车一从这里走很容易损坏小区路面,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白天晚上,小区内总是喇叭声不断,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休息。很多居民一再向他们反映此事,所以最近才筑起了这道墙。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筑墙是很多居民向马少野社区居委会反映小区治安问题后,马少野社区居委会专门开会讨论,才让物业筑起了墙,并不是物业擅自决定的。而且宏伟小区8栋楼的365户居民几乎都同意了筑墙。当记者提及很多居民认为筑起这道高墙后,消防车、救护车难以进入小区的问题后,他表示,物业会想办法让居民出入再方便些,让该进来的车都能进来。
  记者随后来到马少野社区居委会,只有一位看门的老人。老人说,村里的人都有事外出了。记者又多次拨打该社区居委会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文/图 本报记者刘晓梅 实习生 傅博 徐艺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