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和生产一线成我市党政人才选拔主阵地 |
316名基层人员充实到市级机关 |
|
|
本报讯 记者8月20日从中共潍坊市委组织部获悉,近年来,我市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选拔党政人才的主阵地,截至目前已先后遴选316名基层工作人员充实市级机关。 我市制定的《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选制的意见》和《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市级机关充分从县乡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采取公开遴选方式进行。 报考市直机关的基层人员,应具有公务员身份和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符合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科员不超过30周岁,科级干部不超过35周岁。事业单位人员报考的,应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遴选干部充实到市级机关,一般每年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工作程序主要分八步: (1)提报增人申请。每年初和6月底,用人单位根据编制空额和工作需要提出增人申请,明确年龄、专业、学历等职位要求;(2)拟定考选计划。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根据用人单位增人申请,在适当留有空额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遴选计划,拟定招考简章,向社会公布;(3)报名和资格审查。抽调人员组成考选工作办公室,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重点对报考人员的“三龄二历一身份”和所学专业进行审核,合格者准予参加考试;(4)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高低,按1:2比例确定考察对象。某些特殊人才的考试,可适当简化程序;(5)组织考察。考察工作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进行,注意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6)研究确定人选。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笔试、面试结果和考察情况,讨论决定录用人选;(7)办理调配手续。按照干部调配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办理调配手续;(8)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半年,试用期满考核评议不胜任工作的,退回原单位。 (记者 韩镇) ◎相关新闻 市直镇街干部 实行双向挂职 本报讯 为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市直与基层联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我市建立市直机关中层干部与镇街党政正副职双向挂职交流制度,首批交流干部60名。 市委组织部从学历、年龄、职级、任职时间等方面对全市年轻干部情况进行统计摸底,确定了交流范围、条件和数量。主要从40岁以下、全日制大学学历、具有公务员身份、缺少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市直科级干部和缺少县级以上机关工作经历的镇街党政正副职中选拔。 经过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结合自身条件、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市委组织部研究确定了60名挂职人选。到镇街挂职的干部,正科级的挂任镇街书记、副科级的挂任副书记,时间2年;到市直挂职干部,镇街党政正职挂任科长、副职挂任副科长,时间1年,期满后予以轮换。挂职期满,市委组织部将统一组织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作出适当安排。 (记者 韩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