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期高层与一期多层之间的楼间距较近。 |
|

|
|
◎玫瑰·国际小区新建高层离多层楼太近,影响住户采光 ◎开发商曾承诺高层不会超过15层,现已18层仍未封顶 2011年之前,潍城区玫瑰·国际小区的采光一直很好,谁知在2011年初,该小区盖起二期高层之后,北边四栋6层高的多层楼房,就被遮挡了正常采光。从那以后小区多层采光难、通风差,冬天晾衣服还得靠暖气烘,太阳能里的水冬天的温度基本在10℃左右。17号楼一楼的几家住户,墙壁上更是长出了发青的绿毛。小区居民多次找开发商协商解决,却一直找不到人。无奈之下,小区的居民向本报求助。
现场 阳台墙壁长出绿毛 8月20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潍城区胜利西街的玫瑰·国际小区。刚进小区东门,记者就看到了一个草坪,半米多高的杂草无人清理,草坪内更是垃圾遍地,车辙沟里满是积水。在小区南侧有16、17、18、20号楼四栋多层楼房,全被小区最南侧的两栋高层楼房挡得严严实实。 在18号楼前,有60多平方米的地被蓝色的围挡围了起来,据小区居民介绍,这里将要建设一个广场。尽管几栋多层楼前有了这个广场,18号楼二楼以下(包括二楼)的楼层,在夏天还是达不到1个小时的光照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20号楼上的几个居民拿着米尺,将几座多层楼房与其南侧高层楼房之间的距离测量了一下,最远的距离是28.5米,最近的距离只有20米。 接近正午时分,记者站在18号楼的南侧墙根,却没有阳光能照到这里。 17号楼一单元102室的甄女士带记者来到自己家里。由于长期照不到阳光,她家的阳台和卫生间的墙壁上都已经长出了绿毛,非常扎眼。“我们搬进来也就一年多的时间,阳台的墙壁上就已经长毛了!”甄女士对记者说道。记者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此时已是11时45分,甄女士家的阳台上依然没有阳光。 市民 冬天在家里呆不住 甄女士告诉记者,夏天还好一点,洗过的衣服都是晾在阳台上“阴干”。“这也没有关系,衣服洗完晾上几天就干了,可是冬天实在是熬不住啊!”据甄女士介绍,2009年他们刚搬进小区时,供暖情况不是很好,由于家里长期不能得到阳光照射,每次下班回家就觉得家里非常阴冷,“冬天太阳能温度计显示的水温不会超过10℃,根本没法用。” “开发商以前承诺,二期的高层不会超过15层,更不会对我们住户的采光造成任何影响,但是眼看着这楼越盖越高,都18层了还没封顶,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这些住户的日常采光。住户们也开过很多次会讨论,打算去找开发商解决,但是总找不到人。”住在20号楼2单元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别说冬天,就连夏天的时候日照时间都不会超过1小时,小区里的很多老人都跑到小区院里晒太阳取暖。”17号楼2单元的王先生对记者说,冬天的时候他带着小孙子在家里,因为觉得太冷,只能到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楼间距本来就没有达到标准,高层又不按照承诺的盖成15层以下,老百姓的权益谁来管?”王先生无奈地说。 开发商 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该小区东南角的玫瑰·国际售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听小区的居民反映过此事,但是开发商相关工作人员周末是不上班的,如果要解决问题,得等到下周一。记者问,当初二期高层是否计划盖到15层以下时,该工作人员含糊其辞,表示都是按照图纸上盖的。 记者准备离开时,该售楼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个开发商的座机号码。记者试着拨通该号码,但是一直无人接听。 建设部门 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 记者从潍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按建设部制定的标准,住宅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0的系数值,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就会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等。 国家强制性标准国标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94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定:“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另外还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确定。”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本报见习记者 吴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