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卡扎菲开寻避难所,真的吗
2011年08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扎菲开寻避难所,真的吗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资料图)。



◎反对派称,卡扎菲向多个阿拉伯国家传递避难意向 ◎反对派完全控制兹利坦市,利总理呼吁对话和磋商
  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代表阿卜杜勒·穆奈姆·胡尼19日说,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已着手寻找避难所,向多个阿拉伯国家传递避难意向。当天反对派向首都的黎波里以东大约150公里的兹利坦发起攻击,取得控制权。
反对派占兹利坦,首都成孤岛
  在利比亚东线战场上,反对派19日再次进攻兹利坦,与政府军交火数小时后控制市中心。
  米苏拉塔军事委员会信息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兹利坦激战当天7时30分左右开始,反对派13时攻入市中心。“卡扎菲的部队试图用坦克击退反对派士兵,没有成功。”声明说:“兹利坦现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战事尚未结束。”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随后称已成功控制西部城市兹利坦全境,目前正在市内进行清理。
  反对派武装兹利坦市媒体委员会官员穆罕默德·欧麦木告诉记者说,目前反对派武装已控制兹利坦市全境,并将残留在城内的卡扎菲部队逐出城内。这名官员表示,反对派武装自18日起对兹利坦发起猛烈进攻,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行动导致32名反对派士兵死亡,超过125人受伤,卡扎菲军队内一名高级军官及部分士兵被俘,另有45名士兵死亡,部分平民在此前卡扎菲部队的导弹袭击下受伤。
  在19日早些时候,当地由反对派控制的“自由利比亚”电视台曾报道称,反对派武装打破卡扎菲军队在兹利坦的封锁,并已控制兹利坦市中心地区。
  兹利坦位于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和首都的黎波里之间,距的黎波里150公里,是政府军阻击反对派武装向的黎波里进发的要塞。

卡扎菲想避难?逃往阿拉伯国家
  胡尼先前担任利比亚驻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利比亚2月爆发武装冲突后辞职投向反对派,现为“全国过渡委员会”代表之一。
  他19日告诉阿拉伯文报纸《中东报》记者:“卡扎菲正为家人寻求一处安全的避难所,以应对的黎波里落入革命者手中。”
  按他说法,卡扎菲已向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传递避难意向,希望这些国家接收他和他的家人。“卡扎菲政权所剩时日不多。”胡尼说。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8日晚些时候援引美国情报官员的话报道,卡扎菲已准备离开利比亚。这些要求匿名的情报官员说,卡扎菲及其家人可能于今后数日前往突尼斯。
  而在卡扎菲逃跑之前,一位政府高官已经经突尼斯逃往意大利。据突尼斯媒体20日报道,利比亚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前总理阿卜杜勒·萨拉姆·贾卢德当天凌晨乘飞机离开突尼斯南部的杰尔巴岛,前往意大利寻求庇护。
  贾卢德曾经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起发动和领导了利比亚1969年的革命,长期以来被视为卡扎菲政权的二号人物。贾卢德19日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逃到反对派控制的内福萨地区,然后转道进入突尼斯。
  另据报道,利比亚石油部长布克拉18日在完成了出访意大利的使命后,没有返回利比亚,而是选择进入了突尼斯境内。
移民陆续撤离,总理呼吁和平
  政府间机构国际移民组织发言人杰米妮·潘地亚19日说,大量外国移民寻求离开的黎波里,国际移民组织正计划撤离方案。
  “数以千计埃及人已经准备好撤离。”潘地亚说,“我们每天都会接到越来越多的撤离申请。”
  这名发言人告诉媒体记者,移民离境的最近陆上出口位于突尼斯边境。然而,西线战事令这一地区关闭。国际移民组织正准备包括海路在内的撤离方案,将尽快实施。
  国际移民组织数据显示,利比亚政局动荡以来,超过60万人离开这一国家,滞留的黎波里的移民数量现不清楚。
  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说,的黎波里居民对军事冲突感到厌倦,希望回归正常生活,“不论谁取得最终胜利”。
  “如果反对派进入的黎波里,我希望没有战斗。”他说。
  利比亚总理巴格达迪·阿里·马哈茂迪18日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利比亚危机。他说,和平方式是目前“必要的选择”。
  马哈茂迪在政府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利比亚危机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而应通过对话和磋商的途径。”
  他还说:“北约应立即停止对利比亚人民的轰炸,为启动磋商和对话创造条件。”
  马哈茂迪说,尽管政府提出对话倡议,但并没有处于弱势,只是和平手段是“我们目前的选择”。他说:“旨在启动对话以和平解决政治危机的各方联络正在进行中。”

◎相关新闻
美国出重手推叙利亚政权更迭 目的建亲西方政权,但前途未卜
  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首次明确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他同时宣布对叙利亚实施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下令立即冻结叙政府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并禁止美国人同叙利亚政府进行任何交易。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叙利亚发声,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已就推翻巴沙尔政权达成一致,它们正使出重手推动叙利亚政权更迭。
  叙利亚从今年3月开始出现动荡,美国和欧洲国家最初采取在外交上谴责、“说得多、做得少”的模式。观察人士认为,美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叙利亚局势朝哪个方向发展没有把握。
  随着抗议者和叙政府之间的冲突不断扩大,7月7日,美国驻叙利亚大使罗伯特·福特未经叙外交部允许,前往抗议活动激烈的哈马市与叙反对派接触,引发叙政府强烈抗议和一些叙政府支持者的示威。对此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均公开表示巴沙尔已经失去执政合法性,对叙利亚最大商业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实施制裁,最后奥巴马明确要求巴沙尔下台。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专家泰德·卡彭特对记者表示,除人权和民主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有通过打压叙利亚来削弱伊朗影响力的对外政策考量。
  事实上,叙利亚和美国关系长期不佳,美国一直指责叙利亚同伊朗“勾肩搭背”、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哈马斯。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就是希望利用这次叙利亚内部动荡,除掉它在中东地区的“眼中钉、肉中刺”,同时建立一个亲西方政权。
  美国外交学会中东问题专家罗伯特·达宁在分析当前叙利亚局势时说,把巴沙尔赶下台将会比推翻穆巴拉克和卡扎菲更加困难。他认为,要成功将巴沙尔拉下台必须要打掉其政权的几大支柱:其中一是叙利亚军队,但美国政府目前还没考虑军事介入;二是巴沙尔所属的阿拉维派、逊尼派的工商阶层,以及叙利亚的基督徒等政权核心支持力量。
  18日,在奥巴马要求巴沙尔下台当天,叙利亚各地继续发生抗议活动,巴沙尔也不会轻易拱手交权。叙利亚乱局仍会继续,前景充满变数。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