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河北“问题学生”徒步抵潍
公检法系统竞岗33名副县级干部
我市将打造成“逍遥海岸”
2011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市直机关副县级干部实现竞争上岗
公检法系统竞岗33名副县级干部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获悉,为提升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2010年以来,我市采取竞争上岗方式,从公检法系统符合条件的299名正科级干部中,选任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干部33名。据了解,我市市直机关副县级干部竞争上岗首次引入主观测试题和竞职演讲,并首次实行署名差额推荐和量化权重赋分,使得选拔的干部更能人尽其才。
  为把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体现在考试中,首次引入主观试题,按照公检法系统不同工作岗位职责需要,分系统命制试题,增强了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首次引入竞职演讲,每人限时6分钟,主要陈述竞争职位的优势、态度和打算等,当场公布成绩。“改传统的面试为竞职演讲,不但让我们的想法表达得更加充分,更重要的是你说的每一句话、落实的每一项举措,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否则大家只能认为你是摆花架子。”以基本知识测试、竞职演讲、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四个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五个第一”竞岗成功的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组织人事处处长陈永升感触颇深。
  在这次竞争上岗中,首次采取署名方式,对相应职位进行差额推荐。参加会议投票人员根据竞岗者表现、演讲情况和发展潜力等,按照比竞争职位多2人的比例进行署名差额推荐。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张爱军说,“实行署名差额推荐干部,在市直机关还是第一次。这一做法让拉票的失去了市场,让搞‘小圈子’的没了土壤,让投‘人情票’的不再吃香,让民意更加客观真实,真正让工作有实绩、群众基础好的同志能够脱颖而出,进入组织视野”。   首次实行按权重量化赋分,加强综合分析和研判,把分数与能力、票数与实绩、考试与考察结合起来,有效避免了简单以分数和票数取人。
  这次竞争担任副县级非领导职务的33人中年龄最大的51岁,年龄最小的38岁,全部具有大学学历,担任正科级职务5年以上的占93.9%。       (记者 韩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