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杨金宝出生后便被亲生父母遗弃,与残疾养父艰难度日
青州市慈善医院成立一周年
2011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金宝出生后便被亲生父母遗弃,与残疾养父艰难度日
考上大学,还在为学费发愁
  杨金宝和养父看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喜忧参半。



  青州市王坟镇山头村19岁女孩杨金宝出生后便被亲生父母遗弃,一直与身体残疾的养父贫困度日。在今年高考中,她以541分的成绩考入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但是7000元的学费让这个贫寒的家庭一筹莫展,眼看着9月4日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杨金宝时而将幸福洋溢在脸上,时而看着录取通知书发愁。

  与残疾养父艰难度日
  21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青州市王坟镇山头村杨金宝家中,她正在给养父洗衣服。见到记者来了,她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杨金宝身高1米6左右,穿着朴素,记者感觉她性格活泼开朗,非常健谈。而养父杨瑞生神情呆滞、一脸的木讷。由于他身有残疾,存在着严重的听觉和语言障碍,无法与记者交流谈话。
  父女俩住着的两间砖瓦房,天花板都没有吊顶,整个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更不用说了,连台电视机也没有。据邻居介绍,两间砖瓦房还是几年前其亲戚凑钱帮着盖起来的,以前都是住着漏雨的土房子。
  邻居王敏告诉记者,几年前,杨瑞生还能到劳务市场干些建筑活,赚点收入,现在耳聋得越来越厉害,已经无法与人交流,出去干活也没有人用他了,只能在家种着不到一亩地,平时种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挣一点微薄收入。“平时,父女俩在家凑合着吃点馒头咸菜,很少炒菜吃。”王敏说道。而记者在其家中也没发现有蔬菜的影子。
  “我这几年上学,都是靠亲戚救济帮助,学校里也减免了不少费用,所以今天才考上了大学。”杨金宝拿出大学录取通知书告诉记者,养父已经60岁了,现在也干不了重活,还患有老年痴呆症,有时候经常犯糊涂,她表示以后有出息了一定好好孝顺养父。
养父捡回弃婴并养大
  据了解,1992年秋天,时年41岁的王坟镇山头村残疾单身汉杨瑞生从临朐一家敬老院门口抱回了被人遗弃的杨金宝,自此他俩成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患难父女。
  自从抱回了杨金宝,一向郁郁寡欢的杨瑞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希望。然而喜悦过后,无情的现实又摆在了他面前。“杨瑞生当时蒸馒头都蒸不熟,由于他根本不会拉扯孩子,没几天,杨金宝就被抱到了姑姑家寄养。”王敏告诉记者,杨金宝在姑姑家一待就是3年,在姑姑精心抚养下,杨金宝渐渐长大了。看到女儿能跑了,会说话了,杨瑞生迫不及待地把她抱回了家。
  “身体残疾的养父只能干一些粗活,多年来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艰难,可为了让我尽量吃得好点,穿得好点,养父还是拖着虚弱的身子出去干建筑挣钱操持着这个家。只要是我提出的事情,甭管多难,养父总是尽量满足。”据杨金宝回忆道,为了供自己上学,这些年来,养父不仅借遍了亲戚朋友,而且几乎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包子铺打工赚钱
  看到养父为供自己上学受尽了磨难,杨金宝也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年年都给养父捧回一张张沉甸甸的奖状。记者看到其家中布满灰尘的墙上贴着一张张发黄的奖状非常惹眼。据邻居介绍,尽管杨瑞生目不识丁,可女儿的一张张奖状却成了他炫耀的资本,有时有人来到他家,他还能对着墙上的奖状比比划划,幸福洋溢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据了解,杨金宝高中3年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前几名,经常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为尽量减轻养父的负担,学习之余,杨金宝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养父干些农活,有时还出去打工挣钱。今年高考完后,她帮着养父割完麦子,就到城里找了份在包子铺打工的活,平时主要是擀包子皮、洗碗,一个月能挣到800块钱。青州市“共享和谐阳光”2011年助学行动主办方了解到杨金宝的家庭情况后,于近日给她颁发了5000元的助学金,王坟镇政府也资助了她1000元钱,但是还有部分学费至今没有凑齐。
  “我上大学后,除了要好好学习,争取进学校学生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争取拿到国家奖学金,给家里减轻负担。毕业以后打算考取公务员或者研究生,学有所成后帮助更多像自己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杨金宝自信地向记者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侯江宏 庞志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