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俺淘到63年前的建校募捐书
2011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俺淘到63年前的建校募捐书
  谭先生展示他收藏的这份告示文本。
   夹在告示文本中的捐款收到条。



◎这份“潍县助产学校”的告示上还有藏主谭先生亲人的名字 ◎文史界人士认为,该史料对研究我市职教发展史很有价值
  奎文区大虞街道的谭先生偶然得到了一份民国时期(1948年)潍县各界人士联合筹建“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告示文本。经我市文史爱好者于家干和其他几位同仁的讨论,认为这是一件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见证了63年前潍县所发生的这一事件,对研究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佐证。8月22日,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份告示文本。

珍贵建校告示文本 纸页泛黄字迹清晰
  记者看到,这份告示文本纸页已泛黄,但字迹仍非常清晰。封面上盖有“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大印,左上角上写有“助人为快乐之本 三十七年四月一日”,右上角写有“第拾叁号”。
  翻开封面,记者看到,上面字迹不但非常清晰,而且竖写的字都非常工整、好看,都是古体文。上面写有“窃维女子助产一科,在我国古昔素乏技术之研求。偶遇难产则坼副(chè fù 经剖割而分娩)菑害(zāi hài【同音词】灾害),甚致毙命者不知凡几。而今科学昌明,泰西各国皆视生产为母子性命所系,人类繁殖之基,致力研索,至为殷殷。我国踵事亦有年矣,乃人才寥寥,未获普沾福利。识者恒多惜之。兹同仁等有见及此,遵章在潍设立高级助产学校一所,在南大马路一七六号,觅定校址,业已开始招生。惟事属初创,一切设备需款浩繁,筹集基金不敷开支。素仰先生常抱兴学之念,时存推教之心,舍己从人,急公好义,爰为将伯之呼,希以助人为快乐之本,慨解义囊,共襄盛举,敬献蕪(wú)启,请列芳衔。”
  这段文字后面都是发起人的详细名单,上面写的名字有宋湘陵、王凤亭、魏子宜、胡镜心、张髯农、张天佐、张哲、张汉、张树武、张执符、韩炳南、张庆第、牟汝德、赵伊生、赵笃典、芮牧师、徐模之、张冠增、邓牧师、张协臣、裴洪、武兴华、王裕华、谭述恩、曹蕙兰、陈寿鹤、卢峻轩、王良瀚、王伦轩、黄乐德、宋沈瑜、庞明五、毛宗山。
  同时,记者还看到,里面还夹有一张收到条,上面写有“今收到募捐壹佰万元整(相当于现在100元钱)。此致张志新先生”,上面显示的时间是当年三月,同时,上面也盖有一个“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印章。“从这张收到条看,这位张志新先生当时在建校之初捐了款,这本建校的告示文本也是他所持有的,因为当时我得到这本史料时,这张收到条也夹在其中。”谭先生对记者说。

文中出现老姑姓名,引起谭先生收藏该史料兴趣
  谭先生对记者说,他是一名文物收藏爱好者,尤其对我市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前段时间,他去城区虞鑫花卉城闲逛时,发现了这本史料。
  当时,他看到这份告示文本的封面上“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印章时,他就看上眼了,因为他从未听说过潍县当时还有这么一家学校,后来翻开里面的内容,初步了解到是创办此学校时的一些情况,同时,他赫然看到了一个名字“谭述恩”。
  谭述恩,这个名字正是他老姑的名字,老姑早已去世,但在当年,她是从北平协和医院学成回潍县一家私立医院工作的医生,专门接生孩子,在当时非常有名,他及他们家的不少人都是这位老姑接生的,并且他还了解到,在当时50%的潍县人也是她接生的。于是,这更增加了他浓厚的兴趣,便花钱买了下来。
  后来,谭先生又找到了自己家的老人,经过一番证实,确定告示文本上的“谭述恩”,果然正是他的老姑。于是,他就仔细将这份告示文本收藏起来。

文史界人士认为,对研究我市职教史有重要价值
  我市文史爱好者于家干对记者说,潍坊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但是,当谈及潍坊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时,这方面的资料和实物不是很多。细查之下,也仅在《潍城文史资料》中发现寥寥几笔。而这份关于筹建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公文,为了解和研究潍坊职业教育发展史提供了历史见证。
  于家干说,他仔细研究了其中内容。这份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自古代以来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助产技术,给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接着指出对不科学助产方法的危害性和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对助产技术的重视的分析;公文进一步阐述到我国的有识之士也早已意识到此事之重要性,但苦于缺乏相关人才,遂提出在潍县建立高级妇婴助产学校,并选定校址,进行招生。由于兴办学校所需费用浩繁,公文在最后发出倡议,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捐资助学。
  在这份公文最后,附有33位发起人的姓名,经于家干仔细研究,发现这33人皆为当时潍县各界的知名人物,分布在政界、商界、医药界、教育界等不同部门,足以看出当时潍县社会各界对于筹建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的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于家干还说,我市文史泰斗、已年届90岁高龄的潍城区政协文史委委员谭先民老先生对此事亦有了解。据其回忆说,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由潍县医师公会和乐道院合办,于1948年3月开始筹建,时任县教育科科长的赵笃典负责,有教员4人,首届招生45人。由于不久之后潍县战役爆发,学校随即停办。筹建潍县私立妇婴高级助产学校一事,是潍坊职业教育史上重要的一笔。尽管由于战争原因使得学校停办,但这不能抹煞当时潍县各界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贡献。这一公文的发现,对这段历史给予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这份公文也是研究潍坊教育史,尤其是潍坊职业教育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