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关注利比亚局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在利比亚,人手一本《绿皮书》
2011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利比亚,人手一本《绿皮书》
  班加西民众集会庆祝反对派对政府军战事取得节节胜利。



◎卡扎菲从民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阐述世界第三理论 ◎卡扎菲认为,《绿皮书》是新圣经,要把它传到全世界
  1976年1月至1979年3月,卡扎菲先后出版了他的著作《绿皮书》,共3卷。他分别从民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他的世界第三理论,每卷一个问题。此外,他还阐述了关于管理政府和组织安排人类事务的准则及方案。在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新闻媒体天天都在宣传世界第三理论和卡扎菲的《绿皮书》,卡扎菲一直要求利比亚人按照他的理论去生活。
  强制人民服从他
  思想,尤其是外来思想,让卡扎菲一直不安。1976年,他将利比亚两所大学里的学生看成当时的主要反对力量。当年4月23日,在班加西和的黎波里发生大规模逮捕之后,“大赦国际”致电卡扎菲要求知道拘捕了800名学生的详细情况。当国内大学中压制行动加强的时候,国外的利比亚学生开始进行抗议活动。对卡扎菲而言,学生们的不顺从只是表明了他的文化革命任重道远。在1976年剩下的时间里,他忙着根据《绿皮书》第一卷的思想建立人民大会和政治组织。
  在利比亚,这3本《绿皮书》是人手一本,无处不在:几代学生伴着它长大,甚至政府也要依葫芦画瓢地组建。依据大部分报道,着手撰写《绿皮书》时,卡扎菲并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也没有较广博的阅读量。大多数对《绿皮书》的分析,都强调卡扎菲跑题现象之多,以及他说废话的爱好——就像他所宣称的“女人为雌性,男人乃雄性”。因为其混乱,这本书经常被简单地看做箴言的大杂烩,一个发疯独裁者的神游。
  卡扎菲更在《绿皮书》中提出“把沙漠变为绿洲”的奋斗理想,鼓励他的人民:“只有自力更生,利比亚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但“《绿皮书》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得以实施”,卡扎菲自己也承认:“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它能够在中国、印度或其他需要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制度的国家取得更大的成果。至于人口数量不多的小国就可以通过集权统治的方式治理。”
  1978年9月,在一次对本国神职人员的讲话中,卡扎菲警告他的听众:如果继续反对他,他就会烧掉《绿皮书》。
大力宣传《绿皮书》
  卡扎菲害怕社会中的两种人:军队和商人。他在军队中建立了革命委员会,采取强硬的管理措施。而他对《绿皮书》第二卷(1977年出版)中阐述的思想的贯彻则表明,他要彻底消灭商人阶级。
  逐渐地,卡扎菲开始意识到,他针对商人和社会其他阶层开展的运动,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利比亚人赶到国外,从而扩大了流亡国外的反对者行列。但他一直坚持让自己的声音——《绿皮书》和“世界第三理论”传到全世界。“这个世界现在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为夺取统治,聚敛财富,各处都在进行着斗争,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这些地方根本不存在民主,因为没有人民的介入。只有一小撮所谓的‘代表们’出来说话。而财富只集中在这一小撮人手上,绝大多数人民处于贫困当中。既然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财富也当然是属于所有人的,任何人没有权利垄断它。那些陈旧的制度引发了沉重的危机,我们想要打破这些桎梏,建立一个新的时代,不再遭受腐朽制度的侵害。”
  1993年5月8日,卡扎菲在利比亚总人民大会上演讲时曾趾高气扬地说,白皮书和红皮书均已失败,绿皮书战胜了白皮书和红皮书,已成为世界的希望。
  1992年10月,卡扎菲关于《绿皮书》又有新论述。他认为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卡扎菲说,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斯大林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托洛茨基是正确的,但共产主义已经崩溃。希特勒不可一世,英国也曾为“日不落帝国”,但这都已成为过去。从物质实力来说,美国目前是超级大国。但资本主义制度充满危机,这个制度是要消亡的,惟有世界第三理论是正确的。《绿皮书》已成为新圣经。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绿皮书》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都提出了根本的解决办法。
《绿皮书》简介
  第一卷:民主问题
议会制等是骗人的

  《绿皮书》第一卷题为《民主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在书中论述了诸如“统治工具”、“议会”、“政党”、“公民投票”、“社会法律”及“报刊”等问题。
  卡扎菲认为,如果说当今世界上的一切政治体系都是统治者争夺权力的产物的话,那么,在斗争中总会有胜利者。而如果胜利者是个人、集团、政党或阶级的话,真正的民主也就宣告失败。 
  卡扎菲认为,世界上的议会制、政党制、等级制、公民投票制等各种制度都是欺骗性的专制制度,因为这些制度否认人民在民主中的参与。在议会制度下,议员代表的是他们的党,并不代表人民,而政党正是民主的对立物。在这种制度下,人民是牺牲品,受到政治机器的愚弄和剥夺。人民默默地排着长队,往票箱里投票,就像往垃圾箱里扔废纸一样。他再三强调,代议制是一种欺骗,人民不能由别人代表。 
  在谈到法律问题时,卡扎菲说,如果议会是不民主的,它就不能制定法律。从民主的角度说,没有一个集团可以声称有监督社会的代表权。社会是其自身的监督者,它通过人民大会的制度监督自己。
  对于报刊问题,卡扎菲认为,个人拥有的报纸仅表达其个人的观点,由企业家协会或商会发行的报纸仅仅是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工具。他认为,民主的报刊是社会各阶层组成的人民委员会出版的报刊。
  第二卷:经济问题
平等分享社会财富

  《绿皮书》第二卷名为《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社会主义》。卡扎菲在此卷中主要论述生产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提出生产者即消费者的口号,主张社会各个成员应平等分享社会财富。
  卡扎菲认为当今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自然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存在于人们依据自然法则行事的理想化之中。在此基础上,应对以前对社会主义的模糊概念加以澄清。 
  在谈到生产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时,卡扎菲说,无论是在私营公司还是国营部门的公司,工人与付给他们工资的雇主之间的实质关系仍然等同于奴隶制。绕过它的办法是废除工资并让工人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合伙人,使其平等地分享成果或由此而来的收入。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要做合伙人,不做挣工资者。他说,当代各种社会从工资劳动者的社会向合伙人社会的转变,是当今世界互相矛盾的主要经济学主张的必然和辩证结果。 
  卡扎菲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是“需求”。他认为,人应该做到自给自足。人对衣、食、住、行甚至收入的需求决不能被他人控制,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受别人控制,他的自由便是不完全的。满足这些需求而非追求利润应是个人经济活动的合法目的。一旦基本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利润乃至金钱也就不再需要了。
  第三卷:社会问题
为妇女提供一切权利

  《绿皮书》第三卷名为《世界第三理论的社会基础》,卡扎菲在这一卷中阐述了他对历史、民族、社会、妇女、家庭及宗教等问题的看法。卡扎菲认为,人类历史的动力是社会因素,即民族因素。把人类群体从家庭、部落到民族一个个地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民族主义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并保证了他们的生存。民族主义受到破坏的民族,是其遭受毁灭的原因。
  关于妇女问题,卡扎菲认为,由于妇女的生理特征以及需要行经、生育和抚养孩子,女人的天然位置是在家中,不应该工作。母亲不给孩子母爱是同她们在生活中应起的天然作用相违背的。应该为妇女提供一切权利,提供没有暴虐和专制的适宜的环境。如果妇女被迫放弃生育和母爱,那是由于暴虐和专制造成的。需要工作而且去工作,结果无法履行自己天职的妇女,是为需求所迫的,是不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压抑了自由。不应该责成妇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离婚要经双方同意。 
  关于宗教问题,卡扎菲认为,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变革的基本社会因素,惟一有力量同民族主义抗衡的就是宗教因素。宗教因素既可以分裂民族主义,也可以把具有不同的民族主义集团联合起来。当社会因素同宗教因素协调一致时,就能实现团结和睦获得健康的发展。当出现宗教差别的时候,世界就会出现动乱。宗教差别是这些年各国产生冲突和动乱的真正原因。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