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媒体有关在利投资损失报道不确切 ◎对中资企业而言,“后卡扎菲时代”的决策评估尤为重要 利比亚战事开始以来,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状况广受关注。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4日表示,中国在利比亚没有直接投资,只有承包工程。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希望利比亚未来新政权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外交部 望新政权尽快恢复秩序 24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当前利比亚局势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已基本控制利局势。中方关注利局势重大变化,尊重利人民的选择,希望利实现政权平稳过渡。 马朝旭表示,中方一贯重视利“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解决利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其保持着联系。希望未来新政权采取有效措施,凝聚各派力量,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并致力于开展政治经济重建,使利人民早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马朝旭23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将尽一切努力确保在利中国公民安全。 马朝旭说,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岗位,始终密切关注在利中国公民包括中方记者的安全,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克服一切困难为他们提供帮助。 他说,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已经并将继续通过有关渠道与利比亚有关方面沟通,以确保包括记者在内的中方人员安全,并为其撤离提供协助。 商务部 中国在利只有承包工程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4日表示,中国在利比亚没有直接投资,一些媒体有关中国在利比亚投资损失的报道是不确切的。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沈丹阳表示,中国在利比亚只有承包工程,没有直接投资。 今年初,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钟曼英曾表示,截至当时,已经有26家中资企业进入利比亚,涉及200多亿美元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住房、铁路、石油服务、通讯领域。 在回应有关中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问题时,沈丹阳称,“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无论是谁上台,都要考虑市场的需要、经济的利益。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开展投资和贸易,都有竞争力。” 沈丹阳表示,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也希望进一步发展和利比亚各方面的经贸合作。中方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未来利比亚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此前一天,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利比亚局势变动,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活动受到一些影响。 文仲亮表示,中国政府的外交方针一贯是尊重各国人民对自己政治制度的自主选择权利,也会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至于说到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特别是石油方面的投资,这体现了中国和利比亚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利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中国人民和利比亚人民都是有益的。 “由于利比亚局势变动,我们在利比亚的投资活动受到一些影响,我们也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稳定,同时也希望继续跟利比亚开展各方面的经贸合作。”文仲亮说。
中资企业 在利项目损失难以估算 利比亚的枪林弹雨再度考验着当地中资项目的安全。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综合部主任张湘说,目前从行业了解的情况是,企业普遍表示,即使利比亚恢复和平,项目保留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杜胜熙称,中交集团在利比亚主要承接房屋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项目。自3月份人员大撤离以后,项目就一直处于停工状态,也没有新的项目上马。“损失是一定有的。”杜胜熙说,但要等局势稳定下来后才能进行全面的统计。 分析称,对于广大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来说,当务之急的课题是,当前的财产保全以及“后卡扎菲时代”的决策评估。 ◎分析 中国如何应对变局 在历经5个多月的胶着状态后,的黎波里被利比亚反对派接近攻下。中国如何在变动的利比亚局势中维护国家利益?这些问题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 随着利比亚局势的发展,对卡扎菲政权越来越不利。5月25日,俄罗斯首先反水,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中国作出选择,要么与卡扎菲政权为伍,要么与利比亚反对派建立关系,后者可能有一天控制中国企业投资的利比亚油田项目。 因此,过去两个月,中国外交官在不同地点与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官员举行会谈,并邀请反对派官员访华。 中国与反对派的接触,表明自己不再置身利比亚冲突之外。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3%来自利比亚,中国公司也参与了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包的大型项目至少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约200亿美元。 全球优质的石油资源早已被欧美石油公司占据。近十年来,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其海外石油投资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在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例如利比亚、伊朗、委内瑞拉等石油生产国。随着经济利益和能源需求扩大,上述盛产石油的国家的事务都牵挂着中国的神经。中国应对国际变局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恐怕是难以回避的课题。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