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体育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卡马乔抢票
高密地龙经拳崭露头角
2011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当一脉腿功见长
高密地龙经拳崭露头角
  杜文明在表演地龙经拳。



  在刚刚落幕的潍坊第一届武术锦标赛上,高密地龙经拳第五代传人杜文明率弟子参赛,凭借扎实过硬的功夫,55岁的杜文明以8.40分的成绩夺得地龙经男子B组第一名。地龙经是一种什么样的拳术,它在高密是如何传承发展的,又是怎样发扬光大的呢?8月29日,记者采访了杜文明先生。

拳种
以地躺功为主

  地龙经拳因以地躺功为主,展示的是倒地后的腿脚功夫,故又称地功拳,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系中的优秀套路之一。据考证它来源于武当派所传,是一种以败中取胜为主,具有实战意义的拳种,它的特点是擅长远距离发起攻击,以攻击对方下盘为主,深得“南拳北腿”中“北腿”的精髓。1846年,由高密松园张氏第13世孙张桥(字云鹤)引进,之后代代相传,到现在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从第一代传人至今,在高密,不光是武术界,就是普通民众,对地龙经拳也是耳熟能详。在杜文明的不断努力下,有许多孩童和青年开始学习了解这一武林奇葩。
传承
代代传授日渐兴盛

  据杜文明介绍,最早将地龙经拳引入高密的人是张桥。张桥出身于高密名门望族松园张家,其祖先张福臻明朝末年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回到高密后,张桥视地龙经拳为家宝,率弟子们重点传授练习,自此后张家后人便世代练习传授地龙经拳。张桥也就成为地龙经拳传到高密的第一代传人。后来张桥所传弟子除自家子孙外,学练此拳弟子中在高密有三家得其真传,即城北大王庄官家、东关郇家沟卢家、柏城堤东李家。
  解放前,高密城北大王庄官家家境殷富,其子孙习练地龙经拳,据传官家的地龙经拳法得张家第二代传人代表张作升(字少云,系张桥弟张翊次子)亲自传授,官家习地龙经拳之佼佼者名叫官维昭,他是高密地龙经拳的第三代传人代表,此时的地龙经拳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地龙经拳的第四代传人是官维昭的侄子官志臣,杜文明1969年6月拜官志臣为师,习练地龙经。
发扬
免费授徒,保护挖掘

  杜文明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几位练地龙经拳的老前辈们的先后辞世,地龙经拳的发展遭遇低谷:除城北大王庄还有教有学的外,其余的地方几近绝迹。如果现在不及时挖掘抢救这一高密独特拳种,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于是,挖掘整理地龙经拳,并使其发展留传下去,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2004年2月,由杜文明和友人徐清德等人发起,“高密地龙经拳术研究会”正式成立。经过各方的努力,2008年12月,高密市地龙经拳入选潍坊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到将来的发展,杜文明主要想开展两项工作,一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免费授徒。他打算开办一家武馆,进行地龙经的半业余培训。对前来学习的人不收任何费用。“这是受师傅的嘱托,要把地龙经好好传承下去。不能把武术当商品卖,而是要传承发扬武文化,收费就失去了师徒关系情谊。”杜文明对传承地龙经拳有自己的理解。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