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福娟在高中母校诸城实验中学留影。 |
|

|
|
◎李福娟出生就遭遗弃,三岁失去右臂,养父母也不幸离世 ◎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坚强乐观的她,今年考上了潍坊学院 诸城市相州镇封家岭村的20岁女孩李福娟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三岁时遭遇车祸失去右臂,随后几年里,养父母先后去世,坚强的李福娟今年被评为潍坊市唯一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高考考取了潍坊学院计算机与通讯工程系。为筹集学费,她高考后到潍坊、威海等地打工。诸城市民政局为李福娟发放了6000元的助学资金,开学日子日益临近,可学费还是没有凑足。 三岁就失去右臂,养父母又相继去世 李福娟今年20岁,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仅几个月大时被诸城市相州镇封家岭村农民李玉伦夫妇收养,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非常疼爱。 李福娟三岁那年春天,养父母带着她到马路上晒酒糟时,一辆急驰而过的汽车从她身上轧过,她当场倒在了血泊中,最后虽转危为安,但从此失去了右臂。1998年夏天,李福娟的养父母在去卖酒糟的路上遭遇车祸,养母当场死亡。2004年9月,屡遭打击的养父也患癌症去世。 失去家庭的李福娟孤苦一人,无依无靠。她当时所就读的郭家屯初中的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学校安排床位让她免费居住,师生们一起帮她完成初中学业。李福娟把老师同学的关爱化作学习的动力,从初一到初三,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内前10名。 在考入诸城实验中学后,校长李庆平了解到李福娟的遭遇后,给她安排了住宿,一切学习生活费用由学校负担。李庆平说:“学校就是李福娟的家,我们每位师生都是她的亲人。” 性格乐观开朗,身残志坚获多项殊荣 记者从李福娟的老师、同学那里了解到,平日里李福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请求别人帮忙,反倒是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她还想方设法地开导、帮助他们。李福娟的室友刘丽娟告诉记者,李福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们没有任何不一样,她乐观开朗的心态感染了很多同学。 李福娟的班主任赵华安说,有着不幸童年的李福娟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先后荣获诸城市优秀共青团员、诸城市自强不息的杰出青少年、潍坊市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2008年3月作为诸城市唯一代表出席共青团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今年又荣获鸢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在“五四”青年节期间,被评为潍坊市唯一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李福娟还被诸城实验中学树为榜样。校长李庆平说:“李福娟知恩重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反哺社会的公益精神,体现了一个当代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就是要用她的事迹来感染和引导更多的学生。” 考上潍坊学院,四处打工筹集学费 今年高考,李福娟以437分被潍坊学院计算机与通讯工程系录取。当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想起养父母的抚养之恩、养父妹妹李玉凤的收留、初中和高中师生们的帮助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她说:“我是在大家的关爱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若没有大家的关心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等我学成毕业了一定报答大家对我的恩情!” 考上大学固然欢喜,可12000元的学费让让她犯了愁。诸城市民政局了解到她的困难后,为她发放了最高额的6000元助学资金。为了筹集剩余的6000元学费,李福娟在暑假里先后到潍坊、威海等地打工赚钱。打工的收入毕竟有限,离9月3日开学仅有几天时间了,可她还有部分学费没有凑齐。 在采访中,李福娟告诉记者,她虽然考取的是计算机与通讯工程系,但是她更想学教育。毕业后她打算当一名教师,像那些帮助过她的老师一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孩子。 文/图 本报记者 秦子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