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城市会客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幼升小,习惯养成最重要
2011年09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升小,习惯养成最重要
  刘艳菊 潍坊市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专家、潍坊学    院心理老师
  高同云 潍坊市机关幼儿园业务园长,高级职称
  张密密 奎文区张家庄园小区一年级小学生家长
  韩小燕 高新区实验学校一年级一班班主任



  9月1日,潍坊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学。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小学和幼儿园在任务期望、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存在不同,不仅仅从学习还是生活习惯方面都发生了剧变。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快融入小学生活?本报特邀请潍坊市中小学成长导航站专家、资深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学生家长,共同针对“幼儿园升小学该如何过渡”进行探讨,帮助家长和学生顺利进行幼小衔接。
话题一
养成良好习惯,尽快融入小学生活
  开学第一天,记者看到不少孩子在校门口前,抱着爸爸妈妈的胳膊不肯进校园。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小学的学习环境是很陌生的,没有滑梯、没有玩具……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快融入小学生活?
  刘艳菊:小学新生入校后,崭新的学校生活最初会使孩子兴奋,但是新鲜劲儿过后,教师、同学的不熟悉,学习方式的单调、作息时间的严格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会让一些小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厌烦情绪。有一些在家里受到过分宠爱,依赖性强,没稳定地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情绪而不愿上学。据对200个一年级新生的调查发现,17%的孩子出现了身体的不适应,21.3%的孩子心理压力大、学习兴趣降低,26.8%的孩子人际关系紧张、不会交往,15.7%有攻击行为、逃课或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作为家长,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多说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会让孩子觉得上学很光荣,很自豪。其次让孩子多跟同龄孩子交往、相处。最后,要做好跟老师的沟通。要维护老师的形象,告诉孩子老师喜欢他,严格要求是对他负责。
  韩小燕:从每年一年级新生刚入学的情况来看,不举手回答问题,上课随便下位、吃零食等情况非常多,大部分孩子对小学生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么做,没有任何概念。不过家长们也不必担心,学校开学后都会进行常规教育,一般孩子在开学一周后,就能慢慢适应小学环境,一个月后就能形成良好习惯。
  张密密:大约在一个多月前,我就告诉儿子,以后上了小学就不能再带玩具了。儿子开始也会问我为什么,我便告诉他这是小学的规矩,慢慢的通过过渡让孩子知道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让孩子慢慢的在脑海中形成小学的印象。开学前,我还特意领着孩子到学校的校园里看了看,熟悉了学校的教室、操场,孩子现在对小学生活一点都不陌生。
话题二
适应全新节奏,提前调整作息时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一年级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吃零食。据了解,孩子在上幼儿园时,一般都是上午上学后吃饭,中间加一顿餐,而小学与幼儿园有很大不同,不管是作息时间还是上课时间都发生了剧变。
  张密密:目前,儿子还比较适应小学的节奏,我在半月前就开始为他调整作息,每天让他早起10分钟,逐渐将午睡时间减少,尽量与学校的作息时间靠拢。另外,为了改掉孩子赖床的习惯,我给他制定了洗脸、刷牙5分钟限时,每天做到后都有奖励。
  高同云:使大班的幼儿过渡到小学,作息时间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幼儿园也有义务和家长一样帮助孩子进行过渡。以我们幼儿园为例,幼儿园集体活动时间一般为25分钟至30分钟,到下学期时可适当延长为33分钟,到五六月份就可接近35分钟左右,活动时间逐渐延长至上学的课堂时间,让孩子们能够集中精力完成一节集体活动。另外,大班上学期,我园一般是上午两节集体教育活动,到下学期时,安排三节集体教育活动,就是下午增加一节集体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让孩子们从松散自由的游戏活动过渡到集体活动,为孩子们上课做好准备。
  韩小燕:小学一般上午8时上课,7时30分进校门即可,学生最好在6时30分起床,中午11时15分放学,下午2时20分到校,4时30分放学。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如果上课过程中饿了怎么办,能不能带块面包?这样是不允许的,学校要求零食、玩具都不能带入教室,孩子如果有特殊原因吃东西,可以带着吃的东西到老师办公室。还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睡得比较晚,上小学就要注意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要保持低年级的孩子晚上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
话题三
面对基础差距,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一上小学,根据课程标准规定,孩子就要认字、写字了。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拼音和写字,有的能背不少唐诗,还有的会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孩子是否应该在幼儿园里学拼音、学写字?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相对较弱的孩子能否跟上?
  刘艳菊:整个小学期,重点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保持对学习的浓厚情趣。幼儿园大班的衔接课程和课前的简单预习,以及家长的适当指导,都足以让孩子适应学业,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时有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学习兴趣。关于学习的各项能力,在幼儿园就应该开始培养了,到了小学,培养的重点是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高同云: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不仅幼儿园如此,家长也如此。幼儿园大班适当的进行幼小衔接课程,在上小学一年级前,学校进行的面试也大都是问1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知识足够应对小学一年级课程,家长没有必要单独要求练习写字,或者再给孩子单独报班上幼衔小暑假班等等。
  韩小燕: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上一年级前就认字,甚至可以读报纸、杂志,还有的学生几乎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慢慢的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一点也不比以前什么都会的学生差。从幼儿升小学,知识积累方面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一个班的孩子刚入校时的确存在着差距,但随着正常学习的开展,差距慢慢缩小。对于写字,其实,孩子年龄特点不适合在幼儿园学写字,容易造成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或者孩子的笔画笔顺不对。
话题四
陪伴不是代替,别让孩子形成依赖
  孩子上幼儿园时,主要是“玩”,上小学后,变为以“学”为主。按上级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有时为巩固孩子学过的知识,老师也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不少家长怕孩子完成不了作业,或完成的不好,会亲力亲为,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
  刘艳菊:小学初期,家长的陪读是必要的,但陪读的重点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让孩子养成专心读书、规范书写、按时完成作业、课后复习、提前预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牢记,陪伴是有目的的,今天陪伴孩子学习是为了孩子有一天能够独立学习,所以,陪伴不是代替,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不需要陪伴了,而有的家长却始终陪伴,结果养成了孩子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韩小燕:做作业时,家长开始是可以帮助孩子的,但前提必须是孩子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如秋天到了,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观察秋天的作业,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到家中院子里,给孩子提供观察的环境。老师布置一个需要剪刀、刀子的动手作业时,出于安全考虑,家长可以先指导孩子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但不能帮孩子做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将形成依赖,对于将来发展非常不利。
       文/图 本报记者 张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