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老两口结婚年代太早无法出具自己的结婚证 ◎寒亭94岁的朱文斌老人买了套二手房却难入住 住在寒亭区农机局宿舍、参加过抗日战争、曾被日寇抓去当劳工的94岁老人朱文斌老人近段时间焦急不已,他买了一套二手房,却因为他无法出示他与老伴的结婚证而使房子迟迟无法过户,“我们那时结婚不像现在一样到婚姻登记处登记,只要组织上同意就行。”9月2日,朱文斌老人向记者反映,由于他没有结婚证,儿子帮他联系过多家部门,也一直没有开具出相关结婚证明,致使他新买的二手房无法过户,无法搬到新买的二手房中,而现在居住的宿舍要拆迁,很快就要拆到他的家。 买房过户独缺结婚证 当日,记者来到了寒亭区农机局宿舍院,看到这里有很多平房,大多住户都已搬走,并且有施工人员已开始拆房了。 记者走进了朱文斌老人居住的平房中。“我的父母都很健康,身板都比较硬朗,但这段时间结婚证的事让他们俩很烦心啊!”老人的儿子朱先生对记者说。 去年,政府下达了宿舍院的拆迁通知。今年8月20日左右,朱文斌老人的儿女帮他在寒亭区内买了一套一楼的二手房,但当房子要过户时,却出现了一个难题,房产中介让他与老伴提供双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 身份证、户口本他们都有,但结婚证却让他们为难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结婚证、然而,就因为这个结婚证的问题,使他们购买的房子迟迟无法过户,更无法搬家。 朱先生给记者拿出了两位老人的身份证及户口本,户口本上显示,户主是朱文斌老人,妻是于贤秋老人。“他们那个年代哪有什么结婚证啊!但从户口本上就可以看出两位老人是夫妻啊!”朱先生说。 到期搬不走老人着急 朱文斌老人对记者说,1940年时,他参加过抗日游击队,1943年10月,被日寇抓到济南“新华院”进行“训练”,新华院里有一个“劳工协会”,日军对劳工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后,1944年4月,日军把他们押送到日本干劳工。1945年12月27日,他们坐上火车从日本转港回国。 老人说,他的老家是淄博,老伴的老家是莱阳。1952年5月1日,经过组织上同意,他们在藏马县(旧县名,属于胶南市一带)结婚,他依稀记得当时好像是花了2角钱,有人给过他们一张同意结婚的纸条。但随着工作多次调动,那张纸条早已不见了。而朱文斌老人的老伴于贤秋老人说,她压根没见到过什么纸条、结婚证。1978年,他们一家搬来了寒亭区农机局宿舍的这处平房居住,这一住就是30多年。 老人的儿子朱先生对记者说,他到寒亭区婚姻登记处询问此事时,工作人员答复他,让他到老人结婚的原登记处开具证明,他们才能给予补办结婚证。但老人是在藏马县结婚,那个县现在早没有了,他们该到哪里开具证明啊?后来,他又向多个部门反映此事,但一直没有解决。 朱先生说,原本他想让老人搬去他们家住,但老人表示不愿意跟随儿女居住;而当他建议,将买的这套二手房的户主登记为自己或是其他兄弟的名字,这样就不需要父母的结婚证了,老人也不同意,因为老人认为,是他自己买的房子就应该登记上他的名字,自己过世时也应该在自己的房子里过世。 “现在宿舍院内的房子已开始拆了,我们家却还搬不走,这该怎么办啊?”老人焦急地说。 房管部门可协助证明 对此,寒亭区婚姻登记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像老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补办结婚证,一是到原结婚登记机关补办结婚证;二是由他们寒亭区婚姻登记处补办,但这得需要原登记机关出具原始登记复印证明;如果查不到两位老人在原登记机关的档案,可以到当时登记处现在的归属乡镇去办理无档案证明,并且由老人工作的单位出具两人结婚的证明后,他们才能给予补办老人的结婚证。 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不是不给老人补办结婚证,主要是他们需要依据,没有依据他们不能随便补办结婚证。 寒亭区建设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像老人这种情况,老人作为买方,户口又是寒亭的,在他们这里办理过户手续时不需要结婚证,卖方必须需要结婚证。但他了解到,在老人买房交税时,地税部门有可能会需要结婚证。 记者又联系到了寒亭区地税局,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按规定,市民买二手房交纳契税时,需要出示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出示这些材料的目的是看房主是否拥有这个家庭的唯一住房,如果是唯一住房,可以享受减免契税的待遇;如果房主有多套住房,就不享受此待遇,并且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就行。像老人这种情况,如果是一套住房他又没有结婚证,也可由房管部门提供一个其家庭唯一住房的证明,他们同样也可以给予减免契税。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