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工人在现场抢修,确保动车安全经过。CFP供图 |
|

|
|
◎事发杭深线莆田灵川段 ◎当地投入数百名人员抢修 受台风“南玛都”持续强降雨影响,山坡含水量大增,9月1日6时多,杭深线上行线K978+400处左侧,也就是福建莆田万福亭隧洞口附近山体发生大范围溜塌。9时多,经过铁路部门迅速清理后,动车恢复通行。受此影响,当日福州和厦门站分别停开6趟和8趟动车。经过事发路段,动车速度放缓。9月1日下午,记者深入溜塌现场——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
搜寻 溜塌处藏在大山里 动车运行地图上的一个小点、简单的数字标志K978+400,现实中藏在很偏僻的大山里。 9月1日13时多,记者赶到莆田。此动车运行地图上的20公里,与公路距离偏差不小。16时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搜寻,记者才找到溜塌的地点——莆田城厢区灵川镇云庄村。 现场靠近万福亭隧道口的高架桥头空地,停放着10多部挂着闽A、B、D等地牌照的车辆,有多部标着“铁路抢险”字样,几辆货车和面包车运着一些身着桔黄色衣服的工人出山。 现场 面积约300平方米 发生溜塌的山坡很陡峭,坡度在45度左右。山坡由水泥预制条框住,分成一格一格的护住山体,中间还有一些V字或者倒V字的水泥条。溜塌的山体占据了10个左右的水泥格,约300平方米左右。 “大雨一直持续到中午11时才慢慢停下来。”杨师傅6时30分也跟着8名队友从福清火车站赶到现场抢险。他和队友负责将左侧山体的倒塌树木清理干净后,又到左侧山体清理部分被吹折的树木枝干,直到17时50分才全清完。杨师傅说一整个上午雨都下个不停,10时多的时候还下大暴雨,11时才停。“大家的衣服是干了湿,湿了又干。” 虽然距离抢通已经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还在进行后续清理的场面非常宏大。上百名铁路工人在铁轨路基下的排水沟渠,清理淤积的泥土。而在对面的山头,也有几十平方米的溜塌,三四十名工人正在清理附近的树木。 原因 边坡溜塌冲击铁轨 有现场人士称,这次是福厦高铁开通以来山体溜塌规模最大的一次。不过,这个说法没有得到铁路部门的证实。 受“南玛都”影响,福建全省连日来普遍强降雨。8月31日和9月1日凌晨,莆田市出现大范围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一些山区地质灾害等级达到5级。雨水从山坡上冲刷而下,绿化带土质又较为疏松,致使最后山体大片绿化树木被冲垮,雨水夹杂着大量泥土冲向山坡下,盖住了部分铁轨。 据介绍,早前万福亭隧道口也发生过小溜滑,每到雨天,铁路部门巡查比往常更加频繁。9月1日凌晨4时多,值守工人发现这处山体溜塌,部分覆盖到铁轨,迅即报告。因此,上午6时多,多趟动车停止运行。在迅速调集人手后,溜塌处很快得到清理,上午9时许,动车恢复通行。 清理 数百人参与抢修 灾害发生后,铁路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抢险。记者在现场看到,有100余名工人还在进行清淤。17时,陆续还有两三批工人赶来支援。 福州工务段宁德段工人王师傅说,当天凌晨4时多,他睡得正香,半夜被组长叫起,有20多人分乘几辆面包车,马不停蹄地赶到莆田。到17时,他们已经连续清理了8个多小时。除了宁德,福建境内各工务段的铁路工人也从厦门、莆田、惠安等地赶来支援,还有一些临时雇请的工人。 现场人士称,最高峰时有三四百人同时在清理。由于铁路路基在坡下,离山坡路沿还有2米高的落差,大型挖掘车辆无法进场,几乎是靠人工抢通了这段溜塌的山体。 通行 哨子一响工人让路 “动车要来了!”现场指挥人员扯开喉咙喊,声音有些沙哑,随即他将哨子吹得响亮,工人们立即跳到路基上。很快,动车鸣着长笛从万福亭隧道穿出。 抢险人员黄师傅说,他们第一批赶到现场后,先将25米铁轨上的淤泥清理到旁边的水沟,到上午8时半,铁轨上覆盖的淤泥基本清理完。上午9时,灾害地段动车组列车恢复通行。现场铁路部门人士称,上午恢复通行前,已经清理完绝大部分滑落的泥土。 18时多,记者离开时,上百名工人仍在进行扫尾清理工作。 据《东南早报》 ◎相关新闻 高铁七月份 发生168起故障 记者掌握的一份铁道部运输局发给各铁路局、长客、南车四方等机车制造厂商的《关于7月动车组行车设备故障情况的通报》显示,7月1日-31日,全路共发生动车组行车设备故障168件,因主机厂设计制造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106件。 按制造厂商来分,目前制造动车组的四大公司设备皆有故障发生,其中长客股份56件,百万公里故障率9.32件;唐车公司30件,百万公里故障率5.62件;四方股份11件,百万公里故障率1.04件;BSP公司9件,百万公里故障率1.96件。 通报中列举7月份发生的主要典型故障中,多起发生在北车制造的CRH380BL上。如7月13日,长客股份生产的CRH380B-6210L动车组9、11、14、16号车牵引力丢失,限速160KM/H运行,导致G114次车晚点2小时37分。该事件因采用了错误的应急处置方法,导致故障影响扩大。该文件重点要求北车集团对近期CRH5型和CRH380BL型动车组故障高发的情况充分重视,特别是要求长客公司对近期出现的重点故障进行逐个梳理,彻底查清故障原因,迅速降低故障率。通报中还指出,7月27日,BSP公司生产的CRH1-071A动车组,运行至瓯海——温州南区间,因信号原因停车,重新启动列车时,全列车紧急制动无法缓解,导致D3118次车停运。经检查,属配件制造质量问题。 早在8月11日,中国北车就向铁道部请求召回在京沪高铁运营的全部54辆CRH380BL型动车组,而故障原因北车方面表示是热轴报警误报、自动降弓、牵引丢失等故障。中国北车宣传部长谭晓峰随后向媒体称,CRH380BL型动车组出现故障70%归因于零配件供应商的不合格产品,30%归因于工作人员现场处理故障不力。 9月1日,记者致电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明花被召回动车的修复情况,其表示维修和故障排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顺利进行。至于具体的“进行”情况,中国北车唐车公司工程师张雷向记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轴温报警是误报,之所以出现误报,是因为车上传感器太多了。”张雷表示,虽然针对轴温的都是误报,但其他报警是何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至于召回动车何时重新上线,张雷称正在跟(铁道)部里沟通,具体时间要铁道部确定。车子修复后放在什么线路上,张雷表示不方便透露。 除了误报之外,张雷还透露在制动方面的问题上目前也做了一些整改,“可以说基本上(故障)已经排除。”对于此前媒体报道的车轴探伤过程中出现疑似裂纹的情况,张雷表示,探伤过程中经常出现疑似裂纹的情况。然而,疑似裂纹与真正的裂纹有何区别,其安全隐患究竟有多大,张雷则表示以北车的官方回应为准。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