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盲道成“忙”道,盲人走路陷阱真不少 |
◎街头盲道被占严重,盲人出行受阻 ◎市民关爱盲人意识需提高,无障碍建设待加强 |
|
|
在人民街青年路和和平路路段,盲道成了停车场。 |
|

|
|
盲校学生 想多出门,听听外面的世界 8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潍城区友爱路的潍坊盲童学校,看到校园和教学楼内的盲道设施很完善,学生在学校里玩耍自如,没有任何障碍。 课间操结束,记者跟几位学生聊起天来。寿光的董慧慧,今年17岁,她告诉记者,平时出门都有父母陪同,她也很希望能自己出门走走,多听听外面的世界。但老师和父母都不放心,单独外出的机会很少。“对于学校外面的盲道,我走的很少。我经常跟一些朋友交流,大家都希望在一些商场以及公共场所门口有一些提示盲人转弯的斑点路面,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我们的出行。”董慧慧补充说。 盲校学生王志强说:“平日里,我出去一般都是由朋友和家人陪同,有时候父母也特意锻炼我,让我沿着路边的盲道行走一小段。但是车和一些摊位占用盲道的现象太严重了,所以真的不太敢走盲道了。”王志强表示,希望更多的市民提高对盲道的认识,尽量不要占用盲道,同时,他希望公交车语音报站可以完善起来,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不大,但是对于盲人来说很重要。 潍坊盲童学校里有一支潍坊盲人门球队,他们去过广州、大连等市参加过全国的比赛,还出国参加过残奥会。教练王金琴告诉记者,孩子们虽然去过很多国家、城市比赛,但通常都是坐车出门,在比赛的场馆以及住处周围活动,这些区域的盲道设施都很完善。“跟国内相比,国外的盲道设施更加完善一些,而且占用盲道的现象也较少。”王金琴老师说。“我们也不想整日把学生束缚在固定的空间中,但把这些孩子们放到城市中,沿盲道出行,我们还真的不放心。希望每位市民提高意识,不再占用或是破坏盲道,让这些盲童可以放心出行,更好的融入社会大家庭中。”王老师道出了老师和家长的心声。 普通市民 无意占道,多是为图个方便 2006年,我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公布了残疾人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6.15%,其中视力残疾67.3万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11.82%。根据我市2010年人口总数908.62万推算,全市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55.88万人,视力残疾6.6万人。这类人群对于盲道有着迫切的需求。 记者在街头随机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采访。对于盲道的随意占用,在潍柴工作的张先生感触颇多。“现在的盲道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很多骑电动车、自行车的市民为了‘行车安全’,或者逆行时,都会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把盲道给占用了。还有的地方,盲道变成了停车场。不仅如此,在潍坊小商品城那,你根本就找不到盲道在哪了。”张先生表示,自己经常在小商品城附近的公交车站等车,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在那里已成常事。 “我有一个盲人朋友,之前就曾经在盲道上出过事故,他现在一个人出门的时候从来不敢走盲道。我觉得,我们平时在占用盲道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多想想盲人的不便。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希望大家能为他们留下一条安全、便利的通道。”潍坊七中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对记者说。 记者在世纪泰华附近随机采访了几位司机师傅,他们均表示,对盲道的关注不多,停车时占用盲道也多数因为无意,一辆红色别克轿车的女司机告诉记者:“我看平日里很少见到有盲人走盲道的,久而久之的心里也就没有盲道这个概念了,所以有时候停车占了盲道自己也不会注意到。我以后会注意一些,做到规范停车。” 采访中,很多市民在日常中都有因为不经意,做出了占用盲道的行为,但市民关怀盲人的意识和想法还是普遍存在的,受访者都表示会在日后多留意、多关注身边的盲人。
◎各方声音 专家 多部门应联合加强管理 对于盲道经常被占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潍坊盲童学校的副校长稽敏先,他说,盲道的设置,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也反映了城市文明。保障盲道的畅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也需要广大市民的重视。 对于保障盲道的畅通,嵇校长谈了他的看法:首先,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开展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盲道,关心盲人。尤其是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通过身边的一举一动保护盲道、关心残疾人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向视残者大力宣传盲道的形状、所处的位置、使用方法等,让政府和社会的努力真正落实到盲人身上。再次,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停车位,规范停车制度,避免停车占道情况的发生。最后,政府部门可借鉴无障碍设施建设典范城市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整治盲道设计和建设不规范的行为,明确某个部门或成立专门部门,负责盲道等各种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工作。 对此,潍坊学院副研究员张克刚也表示,作为市民应该加强自身修养,自觉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另外,各个相关执法部门也应该加强管理,对于强占盲道等各种不文明现象予以治理。 残联 市民提高意识才是根本 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一位张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2006年以前,盲道的建设和管理是由残联部门进行,2006年开始转为建设局进行管理。关于盲道方面,残联的工作是积极配合建设局的盲道建设,实地考察盲道的使用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并从盲人的角度为盲道建设、管理工作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协助建设部门进行无障碍城市建设。 “今年在创城期间,市里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盲道方面的完善和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我们了解,市区内盲道的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可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一些流动商贩占用盲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市民对于盲道的认识不够,没有树立起盲道不可占的意识,这些意识的树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同时,加强宣传也很重要。残联在助残日等活动时,会印发一些相关的宣传资料在市民中分发,但是由于覆盖面受一定局限等等原因,宣传效果并不大。总之,盲道的维护和合理使用,不仅要靠有关部门的积极监管,更需要每个市民对盲道的认识提高,这样才能为盲人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这位工作人员说。 交警 停车占用盲道会被罚款 据介绍,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始在全国实施,此规范将城市中新改建的主路必须铺设盲道等24条作为强制性条款要求在建设中执行,这是目前我国城市盲道建设的主要依据。按照规定,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都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等障碍物0.25至0.50米处,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铺设等;盲道的颜色以中黄色为宜,其宽度为0.30至0.60米。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占用盲道。 记者采访交警部门获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擅自占用盲道属于乱停车现象。公安部《交通道路条例》第33条规定,占用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将处以50-5000元的罚款。在我市,机动车占用盲道停车的将被处以100元罚款,非机动车占用盲道停车的可能被处以20元罚款。 在奎文区东风东街和文化路交叉口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单靠罚款是不行的,保持盲道畅通还需要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自觉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市政 部分“盲区”还有待解决 潍坊市市政管理局养路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在2011年春季创城期间,市政养路部门曾对全市盲道进行大规模的整修,除了虞河路北段在修路外,确保主、支干道均有盲道。 据了解,养路处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路上巡查有没有丢失的井盖、道路有无破损等问题,而盲道的破损主要发生在行人和车辆流量大的地方,遇到这类情况,通常都有市民打电话反映,所以一般能够及时发现盲道破损并修理。但是由于市市政养路处主管城区主干道,其他道路由各区分局的养路部门管理,所以尚存在一些问题:城市主干道街面宽阔,呈单一线型,沿街建筑相对正规、易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其他街道多分支,宽窄各异,沿街生产生活情况复杂,加之基层人力不足,所以对其辖区的盲道维护比较滞后。 针对有的道路安全岛上没有设置盲道的问题,市市政养管处副主任王建民说:“安全岛上没有设置盲道,是因为建成时间比较早,我们已经了解到城区主干道路上一共有105个路口,其中设有安全岛的路口有60个,但是以前安全岛上均未设置盲道。为此,我们会通过施工来修补。施工人员已于今年8月22日起进行施工,对各路口安全岛进行完善改造,预计工程10月底就会完工。” A8—A9版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陈旭 张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