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李福娟成长路上爱心相伴
新时期农民工成长的楷模
做这行就要当好人民的卫士
2011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福娟成长路上爱心相伴
  李福娟(左三)在诸城市“金秋助学”活动现场。



◎初中、高中学校的老师同学给予她多方帮助 ◎多年来,诸城社会各界对她救助近七万元
  在今年考入潍坊学院的新生中,有一位失去右臂的姑娘,她便是诸城女孩李福娟(本报曾于9月1日、4日、9日对她的事迹做了连续报道)。这个屡经磨难的女孩,自初中开始,就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她没有辜负好心人的期望,在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上,李福娟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她是潍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也是全省唯一的中学生代表。

爱心相伴不幸女孩
  1990年,李福娟刚出生后不久,就遭父母遗弃,由一对农民夫妇收养。三岁时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右臂。小学一年级,养母因车祸丧生。2004年9月,屡遭打击的养父身患癌症离开了人世。
  李福娟是不幸的,她稚嫩的双肩过早承担了生活的重担;李福娟又是幸运的,她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风雨中,诸城市党委政府和众多好心人纷纷伸出关爱之手。养父去世后,李福娟就读的郭家屯初中把她接到学校,为她提供食宿,并免除一切学杂费,由师生们帮助她继续上学。
  2007年夏,李福娟初中毕业。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得知她的情况后,在学校党委会上动情地说:“一定要留住她,对她而言,现在学校就是她温暖的家,上学成才是她未来唯一的生活希望。”学校不但录取了她,而且免除了她的一切学习费用,免费为她提供食宿。在女生公寓为她提供了一间宿舍,购置了生活学习用品,一切生活费用由学校负担。
  此外,学校还安排心理指导老师经常开导她。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们都主动地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这个大家庭使李福娟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兄弟、姐妹般的温暖。
  之后,在实验中学就读高中期间,学校每年为李福娟发放600元奖学金,还免除了8856元的学费、书费和7600元的补习费、资料费。期间,校长李庆平个人以党员的身份把李福娟列为帮扶对象,每月帮扶她100元现金,共为她捐了4800元。期间,诸城团市委为其送去了1000元爱心资金和生活学习用品。
  李福娟到潍坊学院报到时,实验中学还捐助了她10000元现金。目前,该校捐助李福娟资金已达33656元。李福娟的不幸经媒体报道后,银麦啤酒公司于2010年9月至今每月为她提供800元生活费。诸城市民政局从2010年7月份为她办理了低保。
勤奋刻苦取得佳绩
  磨难使李福娟在逆境中崛起。自习、课间、图书馆经常看到她勤奋的身影。她还当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副书记、学生校团联合会主席,带头创办了“阳光志愿者协会”。几年来,协会开展活动20余次,参与人员数千人。
  李福娟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幼年虽然遭遇过不幸,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挺过来了,我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学校和同学们做一点事,以报答社会和学校对我的关爱!”
  诸城市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一个个殊荣,是对她自强不息的肯定。
  李福娟考入潍坊学院后,诸城市民政局发挥全市救助平台的作用,从民政的慈善资金、总工会的金秋助学资金、团市委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资金中统筹救助资金12000元,解决了她的学费问题。诸城市残联从残疾学生学费补助资金中为她发放了2000元。潍坊团市委也将从今年开始每年救助李福娟5000元,救助3年。
  李福娟的家乡诸城市,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社会建设,十分关注教育工作,特别是在贫困学生救助方面,先后开展了政府助学金发放、低保家庭子女及孤儿免收学费、贫困学生救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2009年以来,为圆贫困学生的大学梦,该市制订出台了《诸城市困难大学生救助办法》,已救助贫困大学生1200余人,发放救助金300多万元。多年来,诸城社会各界仅为李福娟的救助就达69486元。
   文/图 本报记者 秦子虚 本报通讯员 郭沛盛 梁学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