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月到中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医护人员陪八岁的她过中秋
昨晚,她值了第一个中秋节夜班
2011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护人员陪八岁的她过中秋
  小钰涵拿起一块月饼高兴地吃了起来。



◎青州女童吴钰涵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在接受治疗 ◎家庭无力负担巨额医疗费,社会各界捐助36万元
  9月12日是农历八月十五,青州市弥河镇薄板台村的8岁女孩吴钰涵,因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只能在青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里与家人及医护人员一起过中秋节,病房内不时传出爽朗的欢笑声。吴钰涵于2009年下半年查出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她治病,家里债台高垒。值得庆幸的是,济南军区总医院为小钰涵配型成功,可是30多万元的治疗费让小钰涵的父母犯了愁。得知此事后,青州社会各界发起救助行动,共筹集善款36万元。
病房里吃月饼庆中秋
  9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看到小钰涵正在练习画画。爱心人士纪博和医护人员给她送来了月饼,小钰涵拿起一块月饼放到嘴里,吃得非常开心。爸爸高来森和妈妈吴光珍在病房里陪着女儿,他们告诉记者,中秋节不能回家只能在病房里过了,社会爱心人士和医护人员都来看望小钰涵,让他们感到了家的温暖。不一会儿,小钰涵天真地问妈妈:“妈妈,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我还能去上学吗?”妈妈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答道:“快了,医生说等打完了这些针你就好了。”
  高来森告诉记者,每天小钰涵都趴在窗户上,看着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去上学,她眼神中透露出渴望,可每天她只能坐在病床上,接受检查和输液,跟病魔做斗争,父母感到既伤心又无奈。
爱心维系孩子的生命
  2009年4月29日,吴光珍突然发现小钰涵身上出现奇怪的紫点,于是赶紧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当时年仅6岁的女儿患上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她,患上这种病,人体的造血功能低下,血小板减少,很快会因体内出血和发热感染而死亡。“如果不马上进行控制治疗,20天内就会死亡。”医生说。
  医生的一席话犹如晴天霹雳,而治疗的高额医药费更是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债台高筑。“瑞雪刺激因子,每支235元,一天要注射两支;补血小板的药每盒要267元;环孢素每盒704元。”吴光珍掰着指头数算女儿医药费的花销,第一次住院17天,花去了2万多元钱。随后,小钰涵转院到医疗条件更好的青州市人民医院,住到了2009年年底。2009年12月下旬,小钰涵的病情有所缓解,出院在家治疗。出院后,父母每周都要带着小钰涵到青州市人民医院补血小板,每次花费2000多元钱。2010年清明节期间,小钰涵因感冒导致病情反复,再次住进了医院。
  “其实一直采取的都是保守治疗,只能延续她的生命,不能根治。”吴光珍明白,女儿的病如果不根治,就是一个无底洞。“只有移植造血干细胞,才能彻底根治,但需要35万元的医疗费用。”青州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了解到吴钰涵的病情后,积极捐款、捐物,共为吴钰涵募集善款36万元。3月28日,吴钰涵前往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8月8日转院到青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跟隔壁陪床者学画画
  记者在病房里看到,小钰涵正认真的跟着15岁的大哥哥尹晓龙学习画画,画的非常认真。吴光珍告诉记者:“尹晓龙是在隔壁病房陪妈妈治病的,今年刚考上中专,学习的美术专业,最近一个月经常教小钰涵画画,在他的帮助下,小钰涵画画水平提高的很快。”
记者看到小钰涵画了一只猴子,画的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