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中国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一斤海参半斤盐,用火碱保鲜
沉船水域采沙无序,官员被指参股
2011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船水域采沙无序,官员被指参股



◎夫夷河挖沙合同一签十年,每年给村里1000元承包费 ◎村民们认为官员参股是导致违法开采屡禁不止的原因
  9月9日,村民王刚(化名)听到有船沉了后,马上往码头跑。在现场,他看到遇难学生一个个的被抬到岸边。人们用白色的布,盖住了这些年轻却僵硬的躯体。遇难的学生们被摆成一排,摆放在夫夷河岸。这一场景不断在王刚脑海中回旋,夜不能寐。9月11日凌晨,王刚写下了一封长信,细数湖南邵阳县塘田市镇挖沙乱象。他自己也是一个挖沙船的股东,称“写这封信为的是良心发现。”塘田市镇挖沙乱象,因沉船事故而浮出水面。挖沙导致的不仅是危险的河道,挖沙船正吞噬着农田和村庄。

村委会难治非法挖沙
  11日,塘田市镇下一村。“湘邵0018”船老大银希祥家门窗紧闭。村民们口中的此人是个能人,为人也不错。“出事后,救了十几个人才去自首。”他们认为事故的根源在于疯狂地挖沙。
  上世纪90年代,下一村水域只有一条挖沙船。非法挖沙的范围越来越大,导致村里田地下沉,岸边的猪圈垮塌。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银爱国带着村民们找船主理论。他还记得,当时船主不屑一顾地说,我们有合法证件、有什么事跟法人代表说。
  银爱国问边上的法人代表,“你能拿出准挖证出来看看你们挖沙范围吗?”法人代表一句话不吭,不敢拿证。“明明就是越界非法挖沙。法人代表知道理亏。”村民倒了柴油,扣留了挖沙船的机器,硬是阻止了这条船。
  2007年,县里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回村里。“老干部以能让村村通资金到位为条件,从中协调把村里河段发包给采沙船主,签订了10年长约。每年给村里1000元承包费。承包者就是挖沙,开始只准一条船挖。现在呢?四条!”村民们说起这次发包都觉得亏。
邵阳曾发文规范采沙
  这次事故发生刺激了下一村麻木的村民。他们再次感到了危机,“别说河道的危险,如果再发一次大洪水,我们村庄都会完蛋,水土流失太严重了。”村民们群情激奋。
  居民称,河段内各种私人或违规的采沙船层出不穷。为此,邵阳市水利局和塘田市镇政府曾发一份公告,称“为规范夫夷河塘田市镇河段内采沙,所有采沙船必须在2009年9月20日前办理采沙手续。之后不允许新的采沙船出现。”
  公告强调,村组、个人不能擅自买卖或租赁河道采沙权。违者若是村干部由政府或党委给予行政处分。严重者交司法部门处理。采沙船只允许在各自规定范围内采沙,不得产生采沙尾堆,有尾堆的必须自行平整河道,清除尾堆。
  公告严禁开挖老岸,不得在禁区内,水利工程保护区内,桥梁和码头保护范围内采沙,违者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从重处罚。
三个部门拒绝采访
  现在,林立的尾堆和随处可见的采沙船狠狠地讽刺了相关部门的公告。“各种禁令和公告似乎从来没有过一样。”王刚在这封给媒体的忏悔信中写道,“政府部门没有控制开采,水利部门不监督采沙老板合理合法开采。村民去水利局告状,反而被水利部门官员告知采沙老板告状者是谁。县水利局有官员参股其中,例如水政股一吕姓股长就在其中。”他认为,官员参股是导致违法开采屡禁不止的原因。
  记者联系上邵阳县水利局局长何登高,核实违法采沙和官员参股的情况。他只称不在邵阳县,管理河道和采沙的是水利局、国土局、交通运输局三个部门,随即拒绝了采访。
  王刚在信的最后写道,“或许是受到良心的谴责,希望政府从严从快清理好河道,停掉所有的采沙船只。”他说,不仅仅是为了遇难的孩子,也为了我们的家园。
             据《新京报》

◎最新消息
  家属签订赔偿协议
  湖南邵阳县塘田市镇“9·9”沉船事故中12名遇难者的家属12日均已与当地政府签订赔偿协议。一次夺去12条生命的夫夷水,由于一直靠渡船摆渡导致事故多发,湖南省有关部门将协助当地政府修建大桥。   
  记者12日从邵阳县副县长段绍兴处证实,大部分遇难者的遗体已经火化。
  发生事故的塘田市镇,由于夫夷水将全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沿河两岸只能靠渡船往来。当地群众向记者反映,北边10个行政村“隔河千里”,交通不畅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老百姓一直期盼修建大桥。
  “9·9”沉船事故发生后,湖南省有关领导同相关部门于9月10日来到事发现场查看救援情况,初步决定由湖南省出资1400万元在事发河段修建新桥。段绍兴介绍:“目前是湖南省交通厅、水利厅各出资500万元,国土资源厅出400万元,准备帮助地方政府修建大桥。”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