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相处54年,婆媳俩没红过脸
2011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处54年,婆媳俩没红过脸
  刘善峰(右)伺候婆婆巷彩云吃月饼。



◎提起72岁的儿媳刘善峰,百岁婆婆对她赞不绝口 ◎半世纪孝行感动身边人,刘善峰的儿媳也很孝顺
  在潍城区望留街道楼子村,一位名叫刘善峰的72岁老人与自己年已百岁的婆婆巷彩云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一直毫无怨言地悉心照料着她,感动着身边的人。9月12日中秋节这天,记者来到该村探望刘善峰和巷彩云两位老人。当着记者的面,巷彩云一直夸奖自己的儿媳妇:“伺候我几十年了,从来没个怨言,这样的儿媳妇哪儿也找不到。”

家里有位百岁寿星
  9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城区望留街道楼子村,慕名寻找一位百岁老人和她的七旬儿媳。上午11时记者抵达该村,听记者说明来意后,一位年约五旬的村民赵师傅竖起了大拇指:“刘善峰恭恭敬敬地伺候自己的婆婆几十年了,全村人都知道。”
  在赵师傅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巷彩云老人的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院子里摩托车、电动车各有一辆。在西屋里,记者见到了百岁老人巷彩云和她的七旬儿媳妇刘善峰。巷彩云老人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乱,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正坐在炕上和儿媳刘善峰聊天。刘善峰个子较高,头发也已白了大半,但看上去精神很好。
  刘善峰告诉记者,农历八月廿一是婆婆的生日,过了今年的生日就正好100岁了,婆婆是本村里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人。记者试着与巷彩云老人交流,发现老人尽管耳朵有点背,视力也不好,但思维却很清晰。
悉心照顾婆婆几十年
  刘善峰说自己很敬佩婆婆,“在她30岁那年,丈夫就过世了。后来也有人给她说过媒,但她都拒绝了,一个人把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拉扯成人,很不容易。”刘善峰说,婆婆的两个女儿陆续出嫁,多年来她和丈夫一直养着婆婆。11年前,婆婆因膝关节组织老化不能下地走路了,每天只能躺着或者坐着,自己就尽力照顾好婆婆。
  去年,刘善峰的丈夫由于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现在,她和儿子、儿媳、孙子、婆婆住在一起,算得上是四世同堂。
  坐了一会儿,巷彩云老人觉得累了,想要躺下。刘善峰赶紧把老人垫在背后的被子拿走,扶着婆婆躺下。“坐的时间长了,婆婆腰就特别僵,得躺躺。”刘善峰说,自己今年正好72岁了,身体条件也大不如以前。平时孙子上学、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她就在家照顾年迈的婆婆,做些端屎端尿、喂饭梳头之类的小事。
两代儿媳都很孝顺
  在记者采访时,刘善峰的小孙子一直围着巷彩云老人转来转去,而巷老人也很喜欢这个调皮的小家伙。
  孩子的妈妈见状笑着对记者说,孩子今年7岁了,没事就喜欢黏在太奶奶身旁。刘善峰告诉记者,她的儿媳妇叫邓秀梅,8年前嫁过来,也非常孝顺懂事。
  听到婆婆夸自己,邓秀梅有点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平时都在外打工,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三口人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平时主要还是靠婆婆照顾家里。现在婆婆的身体也不太好,去年因为冠心病住了三次院。
  刘善峰接口说,现在自己的身体不如以前了,但多亏了有一个好儿媳,每天早上起来就把午饭提前准备好,自己到了中午只要热一热就可以了。
  巷彩云老人躺了一会,便要坐起来,刘善峰和邓秀梅连忙把老人扶了起来。
  到了中午,邓秀梅去做饭,刘善峰便给自己的婆婆梳头。记者试着与巷彩云老人对话,提起自己的儿媳妇,巷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儿媳妇可好了,18岁就嫁了过来,这么些年了,就没跟我红过脸。”
  给婆婆梳完头,刘善峰把过节时亲戚送来的月饼拿出来热了热,一点点喂给婆婆吃。尽管没有牙,但老人仍然吃的很高兴。
  刘善峰告诉记者,她和丈夫育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相继出嫁后,仍然会常回来看看。儿子和儿媳小两口工作也很努力,养活着一家五口人,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
  刘善峰说,过中秋节,巷彩云老人的儿辈、孙辈、重孙辈都来看老人,家里可热闹了。如今,老人最大的一个重外孙也已25岁,再过几年家里就要五世同堂了。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