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FP供图 |
|

|
|
◎湖北省委巡视组巡视贫困县,光接待费就花了37万 ◎秭归县委办公室回应称,80万元还包括其他的费用 湖北省委巡视组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巡视,当地既有欢喜又有愁。欢喜的是有机会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并得到重视,发愁的则是巡视组各项开支费用共计80.19万元。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埋单?13个人,20余天,开销80多万元。中共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县,都花了哪些钱?
巡视组来到贫困县 巡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落实上下级监督,实行的一种内部自我监督模式。自2003年6月中央巡视组开始运作以来,各地、各部门相继依此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构建了自己的巡视小组。2009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确立了这一党内监督制度。 湖北省委共有八个巡视组。依照工作安排,第六巡视组2011年巡视秭归县的时间是4月11日至5月9日。秭归,屈原故里,王昭君出生地,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的长江西陵峡畔,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长期以来,这里经济发展落后,加之受三峡工程移民影响,至今仍属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系“吃饭财政”。 第六巡视组被安排在县城的“豪庭酒店”,这是一家集住宿、餐饮、娱乐和会议为一体的准四星级酒店。巡视组正式成员九人,宜昌市陪同领导四人,包下了酒店的第八和第九层。 秭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之问向记者介绍,除了约谈干部,秭归下辖七镇五乡,“巡视组也都去调研了”。 5月9日之后,省委第六巡视组离开秭归,继续对宜昌其他县市进行巡视。
县委书记拟升职 巡视组离开后,留给秭归县的一个难题是巡视期间开支相关经费的报销问题。作为对接单位,秭归县委办公室向县领导递交了相关申请报告。在《县委办公室关于解决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秭归工作经费的请示》(秭办文[2011]58号)中,秭归县委办公室要求县财政局报销巡视组在秭归期间的开支共计80.19万元。 在对县委办给出的第六巡视组秭归期间开支经费进行逐项审核时,相关财务人员咋舌:“怎么会花那么多钱?实打实算,他们真正在秭归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多一点,20天左右。”为了迎接第六巡视组到来,经秭归县相关领导批示,财政局已预拨20万元工作经费。这意味着,仍有60多万元缺口需要财政填补。 记者从秭归县官方渠道,获得了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巡视期间所产生费用的明细表。该明细表共分五大开支项目,其中接待费370193元,礼品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在巡视期间,秭归县官方除了为巡视组购置了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电脑等设备,还为相关领导购置了两部手机和十部平板电脑——据财政局对账务的审核,平板电脑“省巡视组用,并带走”,手机为“省领导购”。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13.9万多元“外出考察费”中,12.35万元系巡视组外出旅游开销。 8月29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烺,在宜昌市领导班子换届中被提名为拟提拔重用人选,并予以公示;负责接待巡视组的秭归县委办公室主任郑之彪,被提名为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对于账单一事,郑之问一再向记者强调,应该不会出现违规的情况。秭归的民众则无从知晓省委第六巡视组的账单。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秭归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3497元。巡视组约20天的开销,相当于200多名秭归农民全年收入的总和。 回应未提及礼品一事 针对媒体披露的中共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巡视秭归期间,耗费80余万元这一事件,负责巡视组接待工作的秭归县委办公室,就报道所披露的内容进行了回应。 对于巡视组离开后,县委办申请解决80万工作经费的报告,秭归县委办的解释是,“这些费用中包括省委巡视组工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历年及今年以来县委办接待上级领导,外来客人以及来秭归开展对口支援所发生的费用;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购买接待酒水的费用。” 实际上,据记者采访调查核实,秭归县的财政开支采取的是“一事一审核”方式,即仅针对单独事项进行财务审核;只要超过3万元的财政开支,必须在至少由两人组成的审核小组对相关票据进行审核后,主管领导签字才能生效。 在秭归县委办公室对记者的回应中,并没有涉及给巡视组成员赠送高达113477元的“礼品”一事。对于给巡视组相关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一事也没有解释。 据财新《新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