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利比亚“过渡委”士兵炮轰苏尔特。CFP供图 |
|

|
|
◎主席贾利勒获准出席联大会议,可能借机会面奥巴马 ◎安理会向利派出支助特派团,标志着战后重建开始 9月16日,联合国大会193个成员举行了投票,决定将利比亚在联大的席位交由“全国过渡委员会”。这一举动意味着“过渡委”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获准出席联大会议。另外,联合国安理会将向利比亚派出支助特派团,标志着利比亚从战争向战后重建的过渡正式拉开了帷幕。
联合国地位获承认 第66届联合国大会16日将利比亚在联大的席位交由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法新社报道,联大193个成员当天投票,以114票赞成、17票反对、15票弃权的结果,决定将利比亚在联大的席位交由“过渡委”。 这一举动意味着“过渡委”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获准出席联大会议。报道说,阿卜杜勒·贾利勒可能借出席联大之机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其他一些国家领导人会面。 联大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组成,是联合国主要的政策审议机构。第66届联大本月1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除下周展开的一般性辩论外,还将举行利比亚局势高级别会议并为“非洲之角”提出专门的募捐倡议。 战后重建拉开帷幕 联合国安理会16日一致通过第2009号决议,决定向利比亚派遣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初步任期为3个月。 同时,决议还决定部分解除对利比亚资产冻结、武器禁运等制裁措施。这项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利比亚从战争向战后重建的过渡正式拉开了帷幕。 据此间外交官透露,联合国利比亚支助团的规模可能为200人左右,将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的一名特别代表领导,主要在利比亚开展“政治行动”。 联合国利比亚支助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和支持利比亚恢复公共安全和秩序,促进法治;开展包容各方的政治对话,促进民族和解,着手开展制宪和选举工作;恢复公共服务;促进和保护人权;支持过渡时期司法;采取必要步骤启动经济复苏等。 相较于由军警组成的联合国维和特派团,联合国利比亚支助团的政治顾问色彩比较浓厚,其核心任务是在利比亚促进政局稳定和战后重建,主要途径是协助利比亚组织选举、修改宪法等。 在联合国秘书长冲突后规划特别顾问伊恩·马丁9月初访问利比亚期间,利比亚“过渡委”高级官员表示,不愿意让外国部队进入利比亚,不希望利比亚成为联合国的“保护国”。他们希望获得的是联合国的“技术支持”。
◎战局 “过渡委”武装撤出拜尼沃利德 当局武装部队16日一度攻入拜尼沃利德,又因难以抵挡城内散兵游勇式的巷战伏击而撤出城池。当局武装部队估计,拜尼沃利德城内大约还有数百名支持卡扎菲的武装人员,他们以组为单位,分乘皮卡车在城内运动伏击。 卡扎菲支持者在伏击战中动用迫击炮、火箭弹等武器。用对方一名指挥官的说法,“他们拿出了全部家当作最后一搏”。当局武装人员在遭受重创后不得不撤出城池。 路透社评价,当局连续数星期围困拜尼沃利德,谈判、强攻均不顺利,这座城市眼下已成为“全国过渡委员会”的“眼中钉”,成为下一步政治进程的绊脚石。当局原本打算18日成立过渡政府,推进选举进程,但只要有任何一座城市尚未“收复”,政治进程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遭受许多火箭弹的袭击,我们接到撤退的命令,我们还会打回去,”从拜尼沃利德城内撤至城外的当局武装人员阿萨德·哈姆里说。 一名战地指挥官告诉记者,“撤退是战术,是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但路透社记者在拜尼沃利德城外看见,大批当局武装人员在慌乱中撤出城外,有人喊叫、有人骂街、有人沮丧。
卡扎菲老家苏尔特仍未占领 而在利比亚地中海海岸线中部的苏尔特,当局武装部队虽未撤退,却远未及占领。 依照路透社描述,在建筑物密集的苏尔特城内,卡扎菲支持者采用与拜尼沃利德相同的战术,离散式游击、伏击进城的当局武装部队。截至16日晚间,当局武装部队仍未取得苏尔特控制权。 现阶段,当局武装部队仅控制苏尔特城外一座机场。 “卡扎菲的部队躲藏在建筑物之间,房顶上有许多狙击手。”当局武装人员马布鲁克·萨利姆在苏尔特城内说,“我们用火箭弹攻击他们,虽然对城市设施构成严重破坏,但却是控制他们火力的最好方式。” 路透社描述,苏尔特城市中心地区16日不断传出爆炸声、火箭弹发射声,腾起的黑烟在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北约战机不时从城市上空掠过。 ◎相关新闻 巴勒斯坦寻求入联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9月16日说,巴勒斯坦下周将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阿巴斯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发表电视讲话:“我们将去联合国,寻求我们的正当权益,要求让巴勒斯坦获得这一组织的正式会员国身份。” 巴勒斯坦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里亚德·马勒基前一天说,巴方将于23日提交在联合国的诉求,但在此期间还会倾听其他意见。 巴勒斯坦寻求联合国承认其为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地位、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但外交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诉求因美国拥有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否决权而无法实现,巴方可能寻求在联合国升级其观察员实体身份为观察员非会员国家。 但阿巴斯16日强调:“我们将去联合国安理会。至于其他选择,我们尚未决定。” 美国和以色列反对巴方在联合国的诉求。按美国国务院说法,美国将“不遗余力”设法改变巴方的“联合国路线”,让巴以恢复直接谈判。 以色列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14日威胁说,如果巴方坚持寻求入联,将面临“严重后果”。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