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宾名单 本报9月21日A3版刊发《老太倒地、市民搀扶吃官司》的报道,一年前,市民李女士路遇骑自行车的66岁宋女士摔倒在路边,便上前扶她,宋女士却称李女士骑电动车与自己发生刮蹭,这才摔倒在地造成骨折。究竟是李女士做好事,还是真刮倒了老人,此案目前尚无定论。老人意外摔倒,是热心帮扶还是冷眼相对?是逃避责任还是勇于担当?本期城市会客厅,本报特邀来自社会各界的六位嘉宾共同讨论。 话题一 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出手救助? 最近一个个类似的新闻报道登上媒体,有的是扶起老人却被冤枉是肇事者,还有的是老人倒地无人扶惨死街头。路遇老人倒地,到底是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还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江忆萍:我肯定会出手帮助的。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尊老爱幼。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心存善良,而极少数摔伤后被扶起的老人诬赖帮助自己的好心人,可能是他们的经济条件无力支付医药费,也可能是担心被子女责骂,所以才这么做。虽然有做好事反遭诬赖的事情发生,但是我相信这个社会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李春梅:最近几年,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还有诸多电视报纸媒体上都报道过相似案件,都无疑是在挑战大家的道德底线。案件中到底是市民助人为乐,被人讹诈、有口难辩?还是老人无辜受到伤害后,无处诉冤?真是不好判断。多数人都主观认为扶起跌倒老人事件中,必然是救人者被冤枉,被救者赖人,似乎人们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惯性。但是会不会有人因此而钻漏洞?或许是因为高昂的医药费,或许是因为人心的冷漠,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只会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只会冷眼旁观世态炎凉了。 说实话,如果我在街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我真的很想上去扶。我也有父母,他们会越来越老,而我又不在他们身边,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在路边摔倒,即便有人看到,却没有好心人上前帮忙怎么办?我个人觉得,理性点考虑,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扶起老人又不能被赖到,另一方面也为了老人自身的安全考虑,我会拨打120或者110电话,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能做就要做。 邹德元:我今年86岁了,五年前的一天,我沿着和平路由北往南溜达,一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老弟由南往北走,那人“噗通”一下就摔倒在地上了,我立即上去扶他,结果那个老弟非说是我把他撞倒的,幸好旁边有个卖猪头肉的小贩出面作了证,才了了事。那一次我真是伤心了。但再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去帮他们。总之,助人为乐的良好传统不能摒弃。 周献峰:尤其是作为一名民警,或者是医护人员,保卫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救死扶伤都是我们的本职,如果路遇老人摔倒,我们路面上执勤的民警肯定会第一时间上前帮助他们。对于民警来说,尤其是经常在路面上执勤的交警,救助过的摔倒老人并不在少数。但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民警被冤枉的情况。 网友 P K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1883人中,44%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搀扶老人,38%的网友选择了“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而另一网站曾发起一次投票,参与投票的近13万名网友中,仅有4.01%的网友觉得,肯定应该扶老人,认为“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 正方 助人为乐义无反顾 网友“八月之桂”:见到倒地的老人,去扶一把这是出于本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也都不能保证某年某月某日,那个躺倒在地上无助地看着一拨围观者的老人就是我们自己。 网友“不灭的天堂”:这些遭遇毕竟属于极端表现,并不应该成为人们拒绝“助人为乐”的理由和借口,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自律,社会终究会有公道。 网友“皮皮”:如果时刻把不信任贴在脸上,总选择明哲保身,则永远也迈不出乐于助人的第一步。 网友“80后创业人”:道德沦丧在谁的手里了?是那些碰瓷的老头老太太手里?不是吧?难道就因为这几个老头老太太让全中国的老头老太太都一倒不起吗?你想想:谁家没有老人?谁又没有老的那一天?别傻了,国人们,一个据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到处都是摔倒的老头老太太,到处都没有人敢上前挪动一步,伸一伸手,难道让法律用颁布“见死不救要判刑”的手段来缓和现在的局面吗?让世界人更是笑掉大牙。你要是问我遇到了,我会去扶吗?我义无反顾地说:这事都不用考虑,为什么不扶? 网友“ly4484”:扶,只要心不死。 网友“bdjiangjm”:扶倒是扶,我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见到老人摔倒扶起是本能反应吧。不过如果真被赖上了我肯定开溜,那是必须的。或者尽快报警尽量拉身边的人帮助你,总之要随机应变。 网友“心明”:扶,当然要扶,根本就不应该犹豫或是考虑,自己家的老人摔倒了,你也不希望别人“见死不救”。
反方 怕麻烦遭遇维权难 网友“法号流氓”: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 乌鲁木齐曾先生:看了这个《指南》更不敢扶了。普通百姓不是医生,没有专业知识,如果施救方法与指南不符,造成严重后果,跌倒者会不会拿着《指南》作为依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现在不是技术问题,是法律与道德的PK,是敢不敢扶的问题。 网友“宅十四”:万一遇上一个不讲道理的老人,好心不仅得不到好报,还会惹上麻烦。 网友“从容中道”:事实上,每个人都缺乏助人为乐的勇气和底气,人都是理性的,趋利避害是正常的反应。 网友“狐狸尾巴”:公权力不能对施助者进行保护,取证又困难,试想谁还去帮助别人。 网友“不穿短裤的蛤蟆”:现在再来一次让你赔个十万八万的你有吗?你赔吗?你觉得冤吗?道德就是在沦丧,没办法。 网友“qaaqaaqaaz”: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彭宇,不敢扶老太。 网友“萌の温蒂”:本来出于道德好心扶老人,可是没声谢谢就算了还要吃官司,赔个几十万半辈子或许就毁了,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啊。虽然我还是学生。我经常公交车让座什么的。但是扶人却真不敢。 网友“xiepeng995”:我们缺少的不是勇气、不是道德、也不是良知,而是公正!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这个问题不用讨论了,我们应该讨论一下,老人在被扶起以后,该不该诬赖扶他起来的那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