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城市会客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新闻·关注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路遇老人摔倒,热心帮扶还是冷眼相对?
2011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遇老人摔倒,热心帮扶还是冷眼相对?
  扶还是不扶。 CFP供图



话题二
遇到老人摔倒,你知道如何急救吗?
  有调查显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如果路遇老年人跌倒,我们应该怎么办?9月6日,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李春梅:最近看了媒体的许多报道,我也很关注老年人摔倒之后的急救措施以及自救方法。作为子女,我觉得可以多了解一些,以后可以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如果真的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也会作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周献峰:在下雨或者下雪的路面上,老人摔倒的情况比平时要多见。我个人建议老年人在路况不好时,不要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三轮车外出,减少摔倒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另外,老年人独自外出时,可以在口袋内放上写有家庭住址、子女联系电话等内容的字条,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获得救助。
  李臣文: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年纪大的原因,大部分老年人的视力会减退,很容易在光线不足、路面不平等地方摔倒。另外,有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而昏倒。同时,老年人对临时住处或外出活动场所不熟悉、老年步履蹒跚或步态失调等,同样会致使老年人摔倒。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老年人摔倒后骨折处,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等严重后果,所以老年人应该熟悉一些常见有效的自救方法。
话题三
救助之前,该不该做“自我保护”?
  有人建议,在遇到摔倒老人时,可以一边录像一边救助,或让老人先口述摔倒行为与自己无关,录音后才上前扶起老人。而从道德意义上来讲,这么做能保护自己,却会令人情更加冷漠,这是一种信任的缺失。
  江忆萍:最近网上有炒得很热的“扶老人指南”,教人在扶老人起来时录音录像等。我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必要,当你对他人施以援手后,没有几个人想要恩将仇报,如果真的有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寻求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
  李春梅:帮助摔倒老人,如何维权是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在直接帮助之前,我会喊几个路人一起帮忙。如果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那我会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找到他们帮我作证。实在不行的话,我会用手机进行录音,让意识清醒的老年人先讲明事情的原委。假如摔倒的老人情况很严重,来不及录音,或许我不会考虑那么多就去帮忙。
  关恩栋:因为我不懂得怎样实施正确的救助方法,所以应该及时与120取得联系,让专业的救助人员进行施救。而当你决定要进行直接的救助时,那么要先进行一下自我保护,我建议找一个中间人参与到救助中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这样做能保证有人作为你的证人,证明你的清白。但是法律是最后一道防线,在法律之上还有道德,忽视了道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化。从社会层面上讲,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可能所有需要得到救助的人都是可能诬赖你的坏人。如果说我们大家都是以相当理性的角度和法律所要承担责任的角度去考虑救助别人这个问题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人情味可能会越来越淡。
◎新闻链接
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应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要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查看有无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或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之一。同时发布的指南还有《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          本报综合
  A6—A7版 文/图 本报记者贾慧 陈旭 实习生 刘伟(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