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松英:万绿丛中一点红 |
22年如一日育花植树种草,她为城市绿化立下汗马功劳 |
|
|
田松英正在潍坊市植物园里管理柿子树。 |
|

|
|
22年在园林行业中摸爬滚打,有过太多的辛酸、泪水。田松英建立了我市第一个秋菊品种园,收集菊花品种700多种,填补了潍坊乃至山东省空白。田松英说,“工作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即使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9月25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植物园管理处主任田松英,听她讲述22年来的苦辣酸甜。
搞组培患了皮肤病 田松英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1989年,田松英毕业后,从事了她所向往的园林科研工作。 田松英说,当年,她来到潍坊市园林局科研所,这是一个花圃性质的单位。她充分利用自己的业务专长,精心钻研,围绕城市绿化苗木培育、引种驯化、花卉繁殖,取得了显著成效。到了2002年,我市成立潍坊市园林管理局苗圃管理处,她被调到苗圃管理处,做绿化管理和花卉栽培。在苗圃管理处她完成了牡丹春节促成栽培课题,使状元红和赵粉等品种都在春节期间开花,受到好评。田松英建立了园林局第一个秋菊品种园,收集菊花品种700余种。 潍坊市园林局科研所属于自负盈亏单位,既要抓生产、搞科研、又要挣钱吃饭,为此,她建起了植物组织培养室。组培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植物接种,在无菌室内进行组培,室内温度达到40℃以上,正逢夏天,房间内没有空调,在里面待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2004年春天,田松英在苗圃管理处,每天下来要卸装七八辆车的苗木,当时,田松英累得内分泌紊乱得了皮肤病,最后也记不清吃了多少中药。 无偿供苗一忙就半月 2009年,我市建设了潍坊市植物园,并成立植物园管理处,考虑到田松英多年来的经验与阅历,上级领导将田松英调至潍坊市植物园管理处,主要负责绿化管理和花卉栽培。 “从2006年开始,我市开始搞社会绿化,市民的社会绿化意识一年比一年强。”田松英说,大家对绿化认识程度高了,参与率不断提高,知识面广了,要求也高了,前来领取苗木的市民一年比一年踊跃。 “供苗期间我们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但是幕后的工作要做很多。需要备好苗子,准备现场,领完苗子之后还要再完善,给苗木浇水等,尽量满足市民要求。”田松英说,“今年无偿供苗时,正好遇上清明节,我们主动放弃了节假日,活动开展了半个月,大家累得就像脱了一层皮。” 早出晚归顾不上家人 工作是一种快乐,工作也一种享受,即使再苦再累,田松英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在单位,田松英是一位好职工,好干部。但在家中,她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一名称职的妻子。 田松英每天早上坚持七点上班,晚上很晚才能回家。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质,使得她常年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繁忙的家务活不得不交给同样工作繁忙的丈夫。她把与家人亲情共乐的时间全用在了工作上,每每提起家中的儿子,她总是愧疚不已。 “我最对不起的是家人。”每当讲到这里,田松英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田松英说,儿子自从上学,她从未接送过儿子一次,儿子的作业也没有辅导过一次。2002年,当时儿子10岁,田松英的父母都在诸城,丈夫因为轮岗,工作非常忙。平时,夫妻俩就把家里的钥匙挂在儿子脖子上,每当田松英加班时,就给儿子两块钱让他自己买饭吃。每逢给儿子打电话,说妈妈要加班时,儿子总是说:“心情不好。”让田松英的心里很是愧疚。 多年辛苦换来满园春 “这么多年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大动力。”田松英说。 据介绍,2002年,为缓解潍坊市区绿化用苗紧张的局面,市政府决定建设园林科技示范园。建园的时间紧,任务量大,重任再次落到田松英的肩上。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示范园建设初期,她带领同事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白没黑,费尽了心思,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建成了智能温室、花卉大棚、办公楼房,完成填圃苗木100余万株,占地370亩的园林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 如今,园林科技示范园年均为城市绿化提供绿化用苗50余万株,年出圃绿化材料价值700余万元,为我市区城市绿化美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为市区无偿提供苗木累计价值90余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市区绿化建设的步伐。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玉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