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女航天员有望入住“天宫”
2011年09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航天员有望入住“天宫”
  女飞行员王亚平曾驾机参加过多次重大任务。资料图片



◎两年内将搭“神十”上天,人选或为烟台籍王亚平 ◎“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已做好推进剂加注准备
  我国女性航天员有望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参与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入住“天宫一号”。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太空中将出现中国女性航天员的身影。同时,即将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已做好推进剂加注准备,发射进入倒计时。
烟台女孩有望“嫦娥飞天”
  在去年确定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中,有“两朵金花”一直备受关注,但至今未予露面。据了解,这两位入选的女性航天员均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平均飞行时间达上千小时。
  据悉,将随“神十”飞天的一位女性航天员来自山东烟台。据媒体此前报道,此人名叫王亚平,是一位“80后”女飞行员,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及多次战备演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训练标准上,男女航天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女性而降低标准。他说:“我国空间实验室的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就很可能有女航天员参与。届时,我们将实现真正的‘嫦娥飞天’梦想。”
  “天宫”上天后,将在两年使用寿命期间,先后迎接“神八”、“神九”、“神十”三艘飞船,实施交会对接,并迎接2-3名航天员入住。
首次飞天最多上一名女航天员
  据报道,“神舟十号”将带两名女性航天员上天。但《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航天专家庞之浩9月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女航天员首次飞天,最多上一名,因任务尚处于探索过程,一切活动要以安全为主”。
  庞之浩认为,培养女航天员有利于我国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及航天医学研究的发展。女性航天员具有自身优势,更有耐心、工作比较细、更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等,且在太空飞行,会有寂寞感、孤独感,女航天员能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他介绍,女航天员适合做一些细致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另外心灵手巧的她们,能在操纵航天空间机械臂等工作上,干得十分出色,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出力。

“天宫一号”发射进入倒计时
  据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9月26日消息,即将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已做好推进剂加注准备,发射进入倒计时。
  26日上午,“天宫一号”进行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全系统质量评审,结果显示,各参试系统技术状态正确,功能、性能满足要求,各类预演到位,发射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已完全具备发射条件。
  26日下午,发射场组织实施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信号电缆连接等工作,为后续推进剂加注做好准备。一旦燃料加注,“天宫一号”就如同一支上了弦的箭。
  真正的战斗即将打响,“现在,我们的人员、设备、文件各个因素都已经锁定到最佳状态,我们准备好了!”飞控试验队队员们自信满满。

◎人物
王亚平:小山村走出的飞行员
  王亚平,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自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招飞时,她本来不想去,因为竞争很激烈。后来在同学们的怂恿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体检,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幸运地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她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成为“80后”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被选至长春飞行学院。4年间,她不仅学习了大学文化课程,还学习了飞行驾驶技术。1998年,18岁的王亚平得到试飞机会,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2001年,毕业后的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某部,在这个被誉为“女飞行员摇篮”的队伍中,她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型飞行员,王亚平是空军女飞行员中第二批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的。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