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长假乐逍遥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潍城区城管执法分局的八名数字化女城管队员。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
|

|
|
◎潍城区今年三月成立我市首支女子数字化城管队伍 ◎八名队员平均年龄为27岁,发挥女性柔性执法优势 在潍城区有一支年轻的数字化女城管队伍,由八名身着统一制服的女队员组成。这支队伍不仅承担着对辖区市容市貌进行24小时监管的职责,还常常发挥女性善于协调和柔性执法的优势,走上街头给市民解决实际难题。据了解,这支年轻的女子城管队伍隶属于潍城区城管执法分局,是该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挥中心的成员。
24小时不间断监管 9月29日上午,记者在潍城区城管执法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挥中心办公室内看到,五名值班的女队员正面对电脑紧张地工作着。前方的大屏幕上,显示着辖区范围内各条路面的市容市貌情况。她们对于市民的来电投诉,耐心地进行记录,不时拿起电话与一线的城管队员进行沟通。 据潍城区城管执法分局陈忠祥副局长介绍,该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系统于2010年11月4日正式开通运行,今年3月22日这批女执法队员正式上岗。他告诉记者,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运转以来,队员们一直是24小时不间断对辖区内市容市貌进行数字化监管,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 女队员们平时主要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处理市12319城管热线分派到辖区的案子和受理辖区内群众投诉,明确位置后通知一线执法人员迅速反应赶到现场,一线处理好后反馈到平台上,然后他们再向上级反馈。对于市民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队员们会亲自深入一线现场督办。 女队员们年轻敬业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挥中心的成员全是女性,这在我市数字化城管队伍中还是头一遭,而且除了两位部门主管,其他6名成员全是80后。”潍城区城管执法分局副局长刘江红介绍道。 今年33岁的高兴芹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年轻的部门,最小的队员只有23岁,部门成员平均年龄27岁。由于数字化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为市民服务,工作量大,而人手不够,队员们轮流倒夜班,平均一天工作十小时以上。截止到目前共受理各种投诉29800多件。 陈忠祥副局长介绍,这批队员是从2007年开始,陆续从一线抽调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在正式上岗前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各方面素质相当过硬。 温情执法彰显优势 这些城管女队员在工作中发挥了女性执法优势,真正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与柔性执法相结合起来。9月29日上午,女队员们的巡查车经过北宫西街时发现一处小店将广告牌放在了路边。“大爷,我们给您搬进去吧,放在外面影响市容。”亲切的话语让店主不太好意思,在队员帮助下店主自觉把广告牌放进了室内。 “女队员细心、耐心,协调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比男队员更有优势。”陈忠祥副局长说,“有一次向阳路污水外溢。市民认为是两年前修路挖断管道导致,要求无偿修好,而市政部门要求市民凑钱。这件事因为牵扯的部门多,责任不明确,拖了很久没解决。后来女城管队员去现场调查,给群众、居委会、市政部门牵线,最终在现场明确了责任。” 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潍城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得到了市民的肯定。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挥中心先后荣获潍坊市城管执法系统巾帼文明岗、潍坊市城管执法投诉受理工作先进集体、潍坊市城管执法系统督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侯江宏 董晓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