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卖地瓜三年,苦累伴甘甜
嫁到婆家30年,一直被小姑子喊“亲姐”
2011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卖地瓜三年,苦累伴甘甜
  孙永村将烤好的地瓜用小棉被盖好。



◎淄博的孙永村在我市经营烤地瓜生意 ◎潍坊人的厚道和仗义让他觉得很温暖
  一个简易的烤炉,一辆人力三轮车,炭火烧旺时便醇香四溢。来自淄博农村59岁的孙永村每天骑着载有烤炉的三轮车转悠在潍坊城区街头,一边闻着烤地瓜特有的香味,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好不惬意。“累是累了点,只要生活过得去,累点也值得,再说看着买地瓜的大人、孩子吃得解馋,俺这心里别提多甜。”孙永村对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觉得很满足。
  烤地瓜烤出新生活
  10月5日早上6时,孙永村就起床,生起炭火,放好地瓜,等他简单地洗漱、吃完早饭后,烤炉里的地瓜已经七八成熟了。浓浓的香味引得邻居的孩子跑过来伸出小手,慷慨的孙永村送给孩子一大块。7时,在租住的平房里收拾停当后,他出门准备一天的营生。
  从胜利东街开始,孙永村优哉游哉地骑着他的三轮车,一边观赏着城市的风景,一边沿途卖着他的烤地瓜,不用喊,不用叫,浓浓香味就是招牌。在胜利东街和文化路路口,几位老人、带孩子的妇女,便把孙永村的三轮车围在了路边,一炉地瓜很快卖掉了一大半。
  之后,孙永村把烤炉里所剩无几的熟地瓜拿出来小心地放到烤炉顶部的炉盖上,再用一个四方的小红棉被捂盖好。孙永村告诉记者,炉里有炭火炉顶就热,再用棉被盖着,再冷的天地瓜也凉不了。
  随后,孙永村又把随车带着的生地瓜重新摆放进烤炉里。他告诉记者,卖烤地瓜,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虽然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但他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生意好时一天卖三炉
  孙永村来潍坊卖烤地瓜已经快三年了,一部改装的三轮车、一个汽油桶改装的烤炉、一筐红薯、一把木杆秤,这就是他做生意的全部家当。回想这三年的经历,孙永村总结道:“甜比苦累多。”
  “老伴在老家伺弄着仅有的两亩地,还伺候着两个上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就靠我了。原来还能出去打工维持家用,现在年纪大了,重体力的建筑活也干不了了,我就琢磨着干点别的。有一次我去淄博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老头卖烤地瓜的生意很好,我就在他身边看了一个上午,看出了点门道。”孙永村说,之后他就把新生活的起点定在潍坊,开始卖烤地瓜。
  每个星期,孙永村就会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买一两次生地瓜。“买生地瓜有学问,有‘面’的不能要,要买就买脆生的,‘面’少的,烤出来的地瓜才甜。”孙永村说,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能卖3炉,一炉能烤30多斤。除去每个月100元的房租,一个月还能给家里寄去1500元,这些收入,他表示很满足。
  在潍坊卖烤地瓜的日子,对孙永村来说,最怕的就是城管训斥和没收工具。其次是害怕收到假钱,有好几次他都遇到有人用一张假的50元纸币买一斤烤地瓜,他是又赔钱又白搭地瓜,着实让人心痛。“不管多苦多累,只要看着买地瓜的大人、孩子吃得解馋,俺这心里就别提多甜了。”孙永村说道。
潍坊让他感到温暖
  孙永村没多少文化,没上几年学,但他开朗、快乐,记者担心因为拉住他采访耽误他的生意塞给他10元钱时,他执意不要,开玩笑地说道:“你还让我上报纸呢,我要给你广告费吧。”
  “潍坊人好,城市也漂亮,我看报纸说,潍坊现在正在创人居环境奖,我一个外地人投一票管用吧?”说起潍坊,孙永村开始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去年的春节前,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摩托车刮倒在地,是附近的路人帮他扶起车子,拦住了肇事的摩托车,对这事他很感激,潍坊人的厚道和仗义让他觉得很温暖。
  “家里就是两亩地,如果地多,在家种好地也能有个好收入,谁也不愿意出来受苦。”孙永村说,秋收、秋种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人都急着回去,他却不打算回去,这段时间是卖烤地瓜的好季节,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多挣点钱。
  “等有了钱,我就把孩子老婆接到潍坊来,过过城里的生活。”孙永村憧憬着未来的生活,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图 本报记者 齐文 吴琼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