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车站调度,他一干就是16年
2011年10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站调度,他一干就是16年
  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副站长张鹏在接受乘客咨询。



◎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副站长张鹏,忙时要工作12个多小时 ◎自言对妻女充满愧疚,最希望突发状况时得到乘客理解
  10月2日上午,潍坊公路客运总站人头攒动,在一名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正在调度车辆的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副站长张鹏。张鹏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汽车班次调度一线工作,整天都要在车站上巡查,调度车站950多部车辆营运,大到班车调度,小到指引乘客乘车。每逢节假日和客流高峰期,他一天下来要工作12个多小时,16年来,每逢节假日,他都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虽然心存愧疚,但是无怨无悔。
  工作
一天得忙12个多小时

  “张站(张鹏)没在办公室,肯定在外边调度车呢!”10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坊公路客运总站,一名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后,记者来到车站发车区,果然在潍坊发往莱州的检票口附近找到了张鹏。
  当天,正逢“十一”黄金周第二天,车站内熙熙攘攘,尤其去往莱州的乘客特别多。这条线路的检票员在检票时发现,28座的汽车最后只检出27张票根,汽车一时走不了,而等车的乘客也上不了车,检票员不得不找在车站巡查的副站长张鹏反映。张鹏马上安排工作人员重新核对票数,最终发现是一名乘客上车后没有检票。很快,情况得到解决后,汽车顺利出发了,一辆空车接着驶到检票口前。这种类似的突发情况对于张鹏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了。
  潍坊公路客运总站与潍坊火车站之间相隔一条马路,因此有很多乘坐火车的旅客由此换乘,车站也提供950余部汽车为乘客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张鹏有一样东西不能离手,那就是对讲机。虽然车站的最大运力已经达到日发送3万多人次,但遇到“十一”假期或者春节等客流高峰,要如何调配这有限的车辆,让乘客都能坐车顺利安全出行是张鹏的第一要务,对讲机就是他调度班次的重要工具。
  10月1日,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发送乘客数量达到4.5万人次,“安丘线1号一天就发送乘客1万人次,我们将30多部旅游客车加班到客运线路中来,还安排了160多班加班车,乘客数量仍然远远超过了车站的最大运力,这应该是自2000年以来车站遇到的最高客流高峰,对车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保证买票的乘客能及时上车和站内安全、有序,自9月30日起,每天不到6时张鹏就要到达车站,一直工作到下午6时甚至更晚。“数不清一天要和多少乘客打交道,嗓子都有点哑了。”张鹏说。
愧疚
节假日无法陪伴妻女

  车站的工作特点是平日里忙,节假日更忙。张鹏自1995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已经工作了整整16年。从调度员、调度组长一直干到副站长,张鹏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车站。
  一年当中,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客流高峰,分管车辆运行和站内安全的张鹏都必须在一线巡查,尤其是为期40天的春运客流更是集中。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张鹏笑着告诉记者,多年前车站还在老火车站广场,最担心遇到雨雪天气,乘客连个躲雨躲雪的地方都没有,而自从去年8月份车站搬到了新站,由原来的路边发车变为封闭发车;原来车辆经营者要拿票据统一到窗口检票,现在只需在检票口为乘客逐一检票;调度员、导乘服务员由原来露天作业改为大都在大厅内进行服务,经营管理、服务管理模式都有了根本性改变,看着宽敞明亮的新车站心里也很慰藉。
  张鹏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河北涉县人,后来当兵来到潍坊,张鹏从小在这里长大,是个地地道道的潍坊人,父母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因为站上工作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仰仗妻子一个人打理。
  说起妻女,张鹏直言愧对她们。如今女儿已经5岁,幼儿园里组织活动、开家长会全都是妻子一人包揽,而女儿放假正是他最忙的时候,根本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她们。“这些年最亏欠的就是妻子和女儿,女儿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海,说让我带她去海边看看,但我一直没有时间。”张鹏说,“十一”放假朋友都带着家人外出旅游,他非但要值班而且下班时天都黑了,忙起来甚至一天下来,连孩子见一面都难。
  虽然如此,每当看见乘客高高兴兴地从车站坐车回家,张鹏认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希望
突发状况乘客能理解

  在一线干了16年,遇到的乘客形形色色,什么委屈张鹏都吃过,他说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是乘客的理解。
  逢年过节都是市民出行的高峰,虽然平时车站运力充足,但大批乘客集中出行往往出现排队时间长、加班车晚点等情况,少数乘客因此情绪激动,甚至对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言语攻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尽最大努力调度加班车之外,会对乘客进行耐心解释,争取取得他们的理解。”张鹏说。
  当天上午11时30分许,记者跟随张鹏巡查至发往青州班车的停靠地点,见到穿制服的张鹏走过来,几名乘客马上过来问为什么还不来车,甚至有乘客言语非常过激。原来,当天上午去往青州的乘客特别多,车站专门安排了多部加班车外,由青州发过来的汽车也投入到乘客运送中来,但由于加班车衔接出现问题,已经有半个小时没有车过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鹏耐心地向乘客进行了解释,并立即通过对讲机调度车辆,不到3分钟时间,3辆青州班车相继驶来,张鹏一边指挥车辆,一边招呼乘客有序上车,40多名乘客得以及时疏散。
  一上午忙下来,张鹏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看着乘客能顺利坐车返回家乡,张鹏对记者说,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乘客服务,不怨不悔。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