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娱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梅艳芳“嫁妆”被人拍走
苏有朋:我想退出演艺圈
2011年10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艳芳“嫁妆”被人拍走



当年她收藏使用过的珠宝首饰及名贵腕表共拍得680万港元 
  已故八年的香港一代天后梅艳芳离世多年,她的声韵身影依然长留。日前,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一场名为《芳华绝代——梅艳芳珠宝手表珍藏》的拍卖会,将梅艳芳生前首饰进行拍卖。在市况欠佳下,这些首饰均全部卖出,歌迷斥百万拍偶像遗物,为供养梅妈的基金筹得680多万港元。不过梅艳芳胞兄梅启明当日闯进会场,直斥拍卖品是“贼赃”,并称要报警并向法庭申请追究责任人。

  《芳华绝代——梅艳芳珠宝手表珍藏》的拍卖会专场推出了43件梅艳芳生前收藏、使用的珠宝首饰和名贵腕表,其中不乏造型优雅的精品,均为首次亮相拍卖会。当天的拍卖现场座无虚席,不少梅艳芳的歌迷、影迷前往助兴,踊跃出价。当日43件物品全数卖出,并大多以两至三倍价钱成交,总数由原先估计的260万港元,最后总成交达680多万港元。
  拍卖会上,梅艳芳曾希望用作嫁妆、却只在最后一次舞台演出时佩戴的意大利出品珍珠镶钻项链及耳坠套装,经过19轮叫价后以158万港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成交价拍品。这是梅艳芳2003年“经典金曲演唱会”上身着婚纱、高唱《夕阳之歌》时佩戴的饰物。
  此次专场拍卖的重点拍品还有:一只配备天鹅绒小袋的K黄金镶钻粉盒,精致小巧,盒面刻有梅艳芳的英文名字“Anita”,是梅艳芳钟爱的25岁生日礼物,估价5万至7万港元,最终以18.75万港元成交;一套K黄金钻石及珐琅“邀舞卡”及钥匙、铅笔套装,年份约为1890年,卡上有梅艳芳以《胭脂扣》勇夺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奖后兴奋写下的“金马奖”字迹,估价4万至6万港元,最终以22.5万港元成交。
  一批梅艳芳忠实歌迷都趁机拍得偶像生前的物品纪念,其中梅艳芳国际歌迷会会长苏小姐以13.75万港元,投了阿梅生前常戴的Jacobs&Co钻石表,比估价高两三倍。苏小姐说,拍卖的很多物品都是她很喜欢的,“未必舍得戴,都是留念。”买了几件首饰的歌迷Winnie则说:“只要见到首饰,就好像同阿梅在一起。”另外,还有歌迷花了合共一百万港元竞投超过10件物品,这些首饰将在10月10日梅艳芳生忌自助餐聚会上展出。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珠宝部主管郭进表示:“梅小姐之私人珍藏固然令本季拍卖会生色不少,但最重要的是收藏家能通过我们举办的专场拍卖,窥探到梅小姐之生活点滴,分享到她的穿戴美学,并一起怀念这位获奖无数的乐坛巨星的辉煌演艺事业。”
  梅艳芳出生于香港,是华人世界知名的歌手、演员,以形象百变、舞台衣着华丽大胆而著称。2003年9月,她宣布罹患子宫颈癌,并在最后岁月里抱恙举办8场演唱会,完成了“嫁给舞台”的心愿,同年12月病逝,终年40岁。

称部分首饰为“贼赃” 梅艳芳胞兄反对拍卖
  有报道称,梅艳芳胞兄梅启明也来到拍卖会现场,称拍卖的很多首饰均为“贼赃”,因而他反对此次拍卖,同时还将报警并要向法庭申请追究责任人。
  据了解,梅艳芳胞兄梅启明在拍卖中途忽然现身,直指拍卖品是“贼赃”。他说:“今天好多(拍卖品)都是贼赃,是银行保险箱里偷出来的。阿梅故居有好多遗物,她一死,有些人就连续7日进去偷值钱的东西,我前日已经入禀出告票,控告那些人。”梅启明还称,阿梅有几百件遗物不知所踪,他声称控告超过10名有关人士。而对于拍卖所得其实也是供养梅妈一事,他说:“我们没钱,我们穷惯啦。”
  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珠宝部副主管朱燕仪曾表示,梅艳芳遗产管理人委托苏富比进行这次拍卖,是经过梅妈同意的,是高等法院判决,遗产管理人指令批准首次变卖梅艳芳的珠宝手表。
  梅艳芳遗产管理人黎嘉恩表示,拍得的钱会放入梅艳芳的遗产基金,支付日常支出,如梅妈每月生活费,梅艳芳其他物业的管理费等。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