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残疾人孙敬长正在市残疾人假肢装配站安装假肢并测试。 |
|

|
|
◎我市残疾人事业飞速发展,相关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教育、就业、医疗、通信等方面都提供优惠扶持政策 走在城区街头,可以发现主干道的人行道上都铺设了盲道,许多商场、超市门前都设计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公共厕所也设置了残疾人专用间。10月8日,记者从潍坊市残联了解到,为了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市政府于2011年初下发了《潍坊市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对于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医疗、通信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都做了明确规定,整个社会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
助康复 每年为百人安装假肢 8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潍坊市残疾人假肢装配站,在假肢制作间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对假肢模型进行打磨,制作间一角还放着几只已经制作好的假肢。随后,记者来到装配站二楼,两名残疾人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安装和调试假肢,其中一名残疾人孙敬长把小腿假肢装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可以走路了。 市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张会军说,孙敬长安装的假肢叫“长江普及型假肢”。2003年6月,在香港李嘉诚先生及其下属的香港长江集团赞助下成立了他们这个假肢装配站,八年来已经为几千名残疾人成功制作了假肢。 张会军说,市残联每年会为10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由长江集团出材料费,装配站负责制作和安装康复。整个安装过程分为取型、打磨、安装、康复几个过程。除此100个名额外,各县市区残联自担费用,为许多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对于有能力自费安装的残疾人,只收取成本费用。 近年来,市残联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成效斐然。每年为50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救助;为300名贫困低视力患者配发助视器;对20名脑瘫儿童、30名智障儿童、10名贫困聋儿实施救助,每人每年提供10000元康复训练经费。现已对230名脑瘫儿童、320名智残儿童、12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已入学的残疾儿童每年发放学费补助。 助就业 免费学按摩联系出路 8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市残联下属的盲人按摩培训中心。在按摩间内,两位盲人按摩师正在分别为两位市民进行按摩和理疗。 该培训中心负责人宋成利告诉记者,目前培训中心内共有7名盲人按摩师,培训中心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并提供吃住,学成后还负责联系就业单位。培训中心从2007年成立至今,已经免费培训了200多名盲人按摩师,一名普通的盲人按摩师月收入可达到1500元到2000元。 高新区梨园街上有家“悦宾盲人按摩店”,店主是一对盲人夫妇。2007年11月,张有才、张玲玲夫妻二人开了这家80多平米的按摩店。张玲玲告诉记者,创业初期在市残联的协调下,免除了他们工商、税务的相关费用,2009年又获得了6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现在他们每月收入可达3000多元。 为了方便残疾人就业,市残联还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安置了1560名残疾人就业,扶持了26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发放扶持资金52万元。 助通信 话费宽带优惠力度大 奎文区残联副理事长马学耀告诉记者,今年5月,山东省残联正式启动助残信息平台,向10万名残疾人捐赠手机,方便残疾人接收助残信息。其中潍坊市分到8000多部。 马学耀说,残疾人本着自愿原则只要交100元,就可获得市场价300元的摩托罗拉手机。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向领取手机的残疾人每人补贴300元话费,使他们可以免费获得助残信息服务;受捐赠的残疾人将被纳入山东省助残信息平台局域网,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就业、维权、教育、培训等各类助残信息,市话资费每分钟只要一毛钱。 中国联通潍坊分公司从今年2月份也开始对残疾人用户办理宽带业务进行大幅度优惠:残疾人用户,凭借相关证件到就近营业厅开通宽带业务时可免除开户费和调测费,网络使用费仅收取一半。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