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亩梨枣熟了,俺们日子比枣甜 |
◎昌邑卜庄镇大陆村梨枣大丰收 ◎镇政府领导下全力推广特色旅游 |
|
金秋时节,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3000亩梨枣大获丰收并进入全面采摘时期,大陆村村头枣田边到处都是前来收购梨枣的客商。村民们就像过年、过节一样高兴。卜庄镇有关领导表示,他们已开始着手准备将大陆村作为试点单位,推广农业特色旅游,建一些采摘园,让各地的客人都来尝尝卜庄的大梨枣。
还不到三天,卖枣卖了两万块钱 10月14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梨枣园采访。 记者看到,在大陆村入口处,集聚了七八个收枣的外地客商,每当有村民用大车小车推着枣来,客商们便会一拥而上抢着收购, 大陆村的枣园就在村南的206国道北侧,顺着枣园中间一条土路,记者随意走进了一处枣田,一嘟噜一串,满眼都是压弯枝头的梨枣。与枣园主人交谈中,记者得知这位村民叫陆丰明,今年55岁,种枣已11年了,他有9亩枣田。 陆丰明告诉记者,从10月12日,他就开始采摘了,采多少客商就收多少,简直供不应求,为不耽误客商的收购,他有时候一天都雇上七八个人摘枣。“来收购的客商有河北的、还有青岛、烟台的,很多呢,不到三天我收入了2万块钱了!”陆丰明跟记者一算他的经济账忍不住大笑起来。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客商都要求种枣的人,能多摘点就多摘点,就怕不够收。 一天收下来,要收七百多箱梨枣 通往大陆村枣园东侧的一条主干道上,停着一辆大卡车,前来此处收购梨枣的莱阳商人蒋智波和几名工人正在将梨枣装车,半个车厢已经摞满了梨枣箱子。蒋智波一边将工作人员称好的梨枣在车厢里码好,一边将大把的钞票递给卖枣的村民。 记者看到,装进箱子的梨枣全部带着叶子,蒋智波告诉记者,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梨枣的新鲜度,带着叶子的梨枣收购价格4元/斤,“上午已经收了300多箱了,下午估计还得收上400多箱。”据蒋智波介绍,这些枣大多会被运送到莱阳各地的大型超市、商场,他自己的赚头也不少。 在离蒋智波北侧200米远的地方,来自烟台的收购商孙伟超也在热火朝天地忙活着,他收购的梨枣都装在一个个大塑料袋子里,没有带树叶的梨枣收购价也在3.7元/斤左右,基本上都是个头适中的中等枣。 孙伟超告诉记者,他今年9月20日左右就来到大陆村“蹲点”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购了3万多斤,以后还会天天过来,每天都能收购上几千斤。“我已经来大陆村收枣四五年了,这里的村民也热情,梨枣质量也好,以后每年都会来的。”孙伟超说。
不停地摘枣,身上很累可心里美 跟着陆传松大爷,记者来到他的枣园,陆大爷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身子骨却很硬朗。“没有一点农药,都是绿色食品,吃吧,吃完再拿些走。”陆大爷点上一支烟,喜笑颜开地给记者摘梨枣吃。 “你们自己摘着吃,我得先摘枣了,下午还得卖上20箱。”陆大爷将一个大口袋挂在胸前,一转身弯腰往枣园深处走去。他在一棵果实结得茂密的枣树前停下来开始采摘,只见他一手拽住树枝,将缀满枝头上的梨枣拉到胸前,连树叶带梨枣一起摘下轻轻放进胸前的大布袋里,他边摘梨枣边告诉记者,这样的梨枣能存放的时间较久,也能保持新鲜,千万不能磕碰着,有伤了就不好留。 陆大爷的梨枣成熟之后,他就吃住在枣园里,白天黑夜地摘。“就5亩地,不用雇人,自己摘还放心。”陆大爷告诉记者,当天早上6时左右他就在枣园里开始摘枣装箱,等收购梨枣的客商一来,就可以直接送到人家面前。“今年的这个行市,我的5亩地能收入七八万元呢!”陆大爷美滋滋地,手不停歇,用他的话说这是从树上往下摘钱,再累也不觉得累。
收购商不在,更要保证梨枣质量 大陆村的村委大院里,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成堆的梨枣就像落霞堆玉。满头华发的村民陆松茂正在将成堆的梨枣装箱,几个村民也围在梨枣堆旁边,先将梨枣装进一个塑料保鲜袋里,再装进一个能盛放6斤梨枣的礼品盒里。篮球场大小的村委大院里满满当当的都是礼品盒。 陆松茂告诉记者,他种了10亩梨枣,每年的产量都遥遥领先,每到这个时候,他都要雇上十几个人帮忙摘枣,以便供应不断前来收购梨枣的商人。今年之所以在村委大院装箱,是为了之前的一个客户的订单。“这个客户是浙江的,每年都会收购我的梨枣,今年他没有过来,一个是为了节省费用,再一个主要是信任我了,委托我把梨枣装箱后直接发过去,人家买枣的钱都提前打过来了,咱们的信誉在这,都相信咱们,当然了,客人没来,我们必须对得起客人,要做到质量过硬。”记者看到,陆松茂每装好一箱就接着称重,差一克都要补足,品相稍差的都被他一个一个剔出来。
开起采摘园,枣价卖得更高一筹 同样是梨枣,出售的方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大陆村有的村民把自己的枣园子当作“采摘园”,搞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采摘方式,一方面愉悦了体验采摘的市民,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在大陆村南的一处枣园里,市民王先生一家正在采摘梨枣,手袋里,梨枣已经装不下了,可是一家三口的采摘热情不减。“今天很高兴,自己从树上摘枣边摘边吃,这样的快乐已经很久没有了!”王先生挥手擦了把汗,又把几颗梨一样大的梨枣塞进手袋里。 枣园的主人陆先生说,种枣树多的村民大都是雇人摘枣,批发给客商,4元一斤。“我种的枣树少,看到有路过的客人、市民愿意进园子自己动手采摘的,我就搞起了‘采摘园’,一斤7元,就这样还不断人呢,最近几天我这里都能接待十几拨子人呢,收入不比别人差啊。”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因为大陆村的梨枣丰收,帮助收枣的人也喜获丰收。“他们忙不过来就雇人,一天60元,我都帮人干了6天了,摘枣活不累,我这个年龄了还有人雇,挣个零花钱呗,挺好!”来自附近大闫家村60岁的村民老闫这样告诉记者。
◎保障 村干部做后盾,枣农无后顾之忧 大陆村妇女主任陆剑华也在村委大院里帮着装箱,她告诉记者,村里的梨枣在9月底的时候就开始陆续收获,很多外地来收购梨枣的商人们也很早就过来联系,也有的收购商早就跟村委签好协议,希望村委能帮助他们代收后发过去。 “现在光大陆村就有3000多亩梨枣园,带动其他村种梨枣的也有2000亩左右了!”陆剑华告诉记者,附近其他村到了收梨枣的季节,都会把梨枣运到大陆村来,因为收购商已将大陆村作为梨枣收购“据点”。 陆剑华还告诉记者,梨枣的种植,投入成本较低,每亩地每年投入肥、水等费用也就在1500元左右。卜庄镇的环境和土壤,很适合梨枣树的生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卜庄镇大陆村的梨枣已是远近闻名。“村里又上了300多亩塑料棚梨枣田,准备明年再扩建。”刚进村委大院的大陆村党支部书记陆运泽说到梨枣的种植,非常骄傲。“这几天,村干部联系客商,提供场地,忙坏了!”一位村民说。 陆松茂告诉记者,每到这个时候,村干部们比种枣的村民还忙,为的是帮助村民尽快将梨枣销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镇政府领导下全力,推广特色旅游 记者在一处枣园里,见到了卜庄镇镇长李志国。谈起卜庄镇大陆村梨枣的由来及发展,李志国告诉记者:梨枣原产于山西运城临猗县庙上乡的山东庄村,梨枣是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 1997年,山东电视台《天南地北山东人》栏目给“山东庄”做了一期报道,其中的梨枣也进入人们的视线,这引起了昌邑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注意,经过考察,市里领导决定引进梨枣种植。1998年,昌邑市便把梨枣种植试点村设在了卜庄镇大陆村,至今已达到3000亩的规模。 梨枣成熟后,卜庄镇镇委、镇政府领导及大陆村的村干部们多方联系、协调外地客商,如今,每天都有来自招远、平度及外省的几十名客商前来该村收购,保证了村民们的梨枣畅销无阻。“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将大陆村作为一个试点单位,推广农业特色旅游,建一些采摘园,让各地的客人都来尝尝咱们卜庄的大梨枣。”李志国说。 据了解,目前大陆村梨枣已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同时为了改善枣园的水浇条件,大陆村自动喷灌设施已投入使用,浇地、浇树,村民只需把手中的卡一插,水就会自动喷灌。 “去年价高时,一斤能卖到15元,今年价格还会高,村民的日子比枣甜!”前来查看收购情况的镇委书记董明明咬了一口梨枣,笑声那叫一个脆爽! 文/图 本报记者 齐文 吴琼 本报通讯员 李洪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