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潍坊新闻·焦点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三个娃早产,母子四人全病危
2011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娃早产,母子四人全病危
  重症监护室内的田丽正在接受治疗。
  田丽的大儿子已被送入第二监护室。
  张增凯搀扶着悲痛欲绝的岳母。



◎高密田丽身怀三胞胎,不幸患上少见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剖宫产后大出血,仨孩子体重太轻,住院每天花费上万元
  高密姜庄镇25岁的小伙张增凯与济宁汶上的姑娘田丽去年喜结连理。今年2月份田丽怀孕了,在高密和潍坊两家医院检查的结果都是三胞胎,这可把一家人乐坏了。在田丽怀孕33周左右的时候,她却突然腹痛难忍,高密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是田丽得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少见的突发的致命性病症,死亡率非常高,很有可能导致母子四人性命不保。10月7日晚,家人连夜将田丽转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剖宫产手术,田丽生下了两男一女,可是孩子的情况不容乐观,一出生就被转进了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而田丽术后没多久又出现大出血,再次被推上手术台。目前田丽的病情暂时稳定,其中的一个孩子也转到普通病房,但每天高达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却让一家人再次陷入了绝境。张增凯说:“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我的老婆孩子。”

  现状
紧急剖腹产下两儿一女

  10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的走廊内见到了张增凯和他的岳母。这位25岁的小伙子双眼布满了血丝,他的岳母尽显倦容,一直皱着眉头。
  “入院已经一个星期了,妻子都是靠输营养液过来的,现在终于可以进食了。”张增凯告诉记者,刚开始的三四天,田丽没有意识,每天下午3时开始,医院会给家属一刻钟的探视时间,“我在她病床前,她都不知道我在她身边。”
  “我知道我自身难保了,以后照顾我们的孩子们,就只能靠你一个人了!”这是田丽恢复意识后对丈夫说的第一话。而让张增凯高兴的是,从14日开始,田丽已经可以进食了。她表示,为了孩子和亲人,她要勇敢地活下去。
  由于田丽仍在重症监护室,记者只能在病房门口远远地看她,田丽正躺在床上挂着吊瓶,鼻子上还插着呼吸机。一位护士告诉田丽,潍坊晚报的记者专门来看她,田丽费力地动了动手向记者打招呼。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住院部重症监护室的于海初主任告诉记者,10月8日凌晨,田丽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转入该院,医生发现她除了患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外,还出现血凝异常等多种不良情况,如不及时救治,不仅孩子保不住,连大人也会有生命危险,要立即终止妊娠才能保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剖宫产手术,田丽生下了两儿一女。
  由于血凝异常,田丽术后出现产后大出血,再次被推上了手术台,做了子宫次全切手术,术后又出现多胀气功能障碍,田丽又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于海初主任告诉记者:“在医学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多胀气功能障碍综合症这种情况,死亡率高达80%至90%以上。” 
回忆
怀了三胞胎却患上急症

  张增凯家住高密市姜庄镇李仙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张青松、母亲聂玉云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09年,高中毕业的张增凯在镇上打工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从济宁市汶上县到高密打工、在纺织厂上班的田丽。去年年初两人结成伴侣。
  今年妻子怀孕3个多月的时候,张增凯便带她到高密市妇幼保健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怀的是三胞胎,医院建议他们再去大一点的医院复查。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又来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结果再次确认为三胞胎,医院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三个孩子都很健康。
  10月6日,已经怀孕33周多一点的田丽在吃完早饭后,感到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并已不能独自站立。看到儿媳疼痛难忍,公公婆婆赶紧让儿子把儿媳送到医院。
  当天上午,张增凯带着妻子到高密市人民医院先后做了B超、胎心监护等一系列的胎儿检查及化验。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要到7日晚上才能出来。按照医生的建议,妻子便在医院住下了,可是妻子的腹痛却把张增凯吓坏了,他一晚上没睡安稳。
  7日晚上,妻子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他,田丽得了少见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张增凯顿时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医生建议他,治疗这种病最好到济南或者青岛的大医院,依田丽的病情来看,已经不允许再耽搁时间了。根据医生的建议,张增凯回家取出了存折上仅有的1万元存款,又向别人借了1万元,带着妻子连夜直奔青岛。
厄运
母子四人都重症监护

  当他们赶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时,已是8日凌晨3时多了。急诊科的医生在查看了田丽的病历后,立即将她推到检查室。半个多小时后,医生告诉张增凯,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不然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10分钟、20分钟、1小时……看着走廊上的时钟一点点的摆动,张增凯急得直跺脚。三个小时过去了,剖宫产手术成功结束,三个孩子陆续来到这个世界上,张增凯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孩子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而刚推出手术室不到半小时的田丽,又出现了大出血的症状,再次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抢救。
  医生告诉张增凯,田丽患的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很高,即使实施手术,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三个孩子由于是早产儿,全部患有黄疸症,情况也不容乐观。医院对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下了病危通知书。
  张增凯根本不敢往坏处想。3个小时过去了,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告诉他,田丽的手术非常成功,但肺部、肾脏等部位都出现了器官衰竭,至于能不能脱离生命危险,暂时难下定论,只能在重症监护室做进一步治疗。
  每天下午3时到3时15分,是张增凯唯一能见到妻子的时间。虽然术后的妻子完全没有意识,跟她说话也没有回应,但张增凯每天都在跟妻子讲话,讲两个人的未来、3个孩子、父母……13日,当张增凯再次来看妻子时,发现妻子能开口说话了,绷紧了6天的弦,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由于三个孩子一出生就被送进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出生六七天以来,张增凯一直都没见过自己的孩子。因为早产,老大刚出生时体重3.8斤,老二体重最轻,仅有2.8斤,小女儿体重3.4斤,而且孩子的肝功能不好,黄疸值偏高。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大儿子已经由高危新生儿抢救室转入第二监护室,但二儿子和小女儿还在抢救室做进一步的治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心声
砸锅卖铁也要救妻儿

  张增凯去医院时带的两万元钱,当天就花去了1.5万余元。医生告诉他,后期的治疗费20多万是打不住的。
  “我现在根本不敢去查妻儿的治疗费用。”张增凯告诉记者,因费用不够,他曾经想让三个孩子出院。这一想法遭到医生的强烈反对:早产儿不够月份,自己根本不能进食,而且孩子各方面都需要检查。
  张增凯在医院附近找了一个十分简陋的住处,每顿饭也就是吃个包子喝碗稀饭。“省下钱给老婆孩子看病,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他们治病。”张增凯对记者说。
  10月15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高密市姜庄镇李仙村张增凯家。张增凯的父母得知儿媳和孙子孙女暂时平安后,老两口迫不及待离开家前往医院。
  16日,记者再次电话联系了张青松。他告诉记者,儿媳和孩子平安了,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一提到高额的医疗费,老人的叹气声不时从电话那头传来。他告诉记者,他们打算举家出去打工,但由于他在24年前打工时,右手被机械扭断,干不了重活。而老伴聂玉云一大早就去劳务市场找活了。“自己的命这么苦,没想到病魔又降到儿媳身上。”记者与张青松通话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张青松一直在哭泣。
  “救救我的女儿和外孙吧!”记者在采访时,田丽的母亲杨玉红老泪纵横。10月8日凌晨,女婿打电话通知她女儿病危的消息,她当时就瘫在了地上。天一亮,杨玉红就四处借钱,带着卖玉米的2000元钱和借来的几千元钱赶到医院。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等待在重症监护室的走廊内,累了就到椅子上坐会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哭泣中度过。
  田丽的事情引起青岛媒体的广泛关注,报纸、电视台等纷纷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院方表示将竭尽全力进行救治。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张少华 于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