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城区南下河市场鲜有潍坊产的海鲜。 |
|

|
|
◎近些年来,我市水产品供应大多需从外地引进 ◎市民感叹:吃顿地道潍坊特色海鲜成了奢侈事 海产品是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然而,总有不少人购买海鲜时会说:“现在想吃顿海鲜已不是什么奢侈的事,但要是想吃顿潍坊特色海鲜,那才是真正的奢侈事!”近在海边,市民们却吃不到潍坊产的海鲜,水产供应仍然需要从外地引进,这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也让不少潍坊市民感到颇具讽刺意味。本地海鲜为何如此紧缺?近日,记者对潍坊近海渔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一探究竟,本报今日A4—A7版对此进行深入报道。 ◎回忆 黄花鱼装满车,渤海大对虾一个就七两重 家住奎文区樱北小区的王顺勇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今年56岁了,没事的时候他总喜欢到南下河市场去买点海鲜吃。对于王顺勇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儿时梦寐以求想吃到的渤海大对虾和黄花鱼了。 由于当时家里很穷,又是农村户口,看着城里人过年过节时拿着“鱼票”买海鲜时,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小时候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跟着城里的亲戚到市里买海货,那时正值计划经济时期,想买水产要到城区的国营鱼店,鱼店的具体名字他已经记不清楚了,大体位置就在今天的东风东街与四平路交叉口东北角。 当时,国营鱼店卖的大多是一些干货,像咸蟹子、各种咸鱼和虾酱,有时会遇着满车的大黄花鱼,一条条的足有1斤多重。他记得有一年,鱼店新进了一批大对虾,其中最大的竟然一只7两重,不少市民都围过来看热闹。 “我听老母亲讲,1954年的时候南下河市场就已经有不少卖海鲜的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渤海大对虾,当时商贩们都把虾煮熟了,两个一起摆在摊位上卖。后来公私合营,所有的卖水产的就从南下河市场消失了。不过在合营之前,南下河已经成了潍坊市主要的水产交易市场了。”王顺勇跟记者说。
早在三十年前,一斤多重螃蟹才卖两毛钱 “这种好年景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一直存在。潍坊的海鲜也主要来自羊口、央子等地,可以说,潍坊的水产绝对能够自给自足。”王顺勇回忆说,1982年的时候,由于那时冷藏条件不行,海鲜都卖得非常便宜,一斤多的螃蟹才卖两毛钱,买上4只螃蟹,一家三口也吃不了。 在当时,卖海鲜的小贩最愁的事就是:鱼虾当天卖不完怎么办。于是每天下午的集市上常常能看到鱼贩们亏本把剩下的鱼虾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去,要不一旦变质,他们的生意就更难做了。正因为储藏条件的不足,导致了多数潍坊人都不太敢吃螃蟹,有些人也因为吃到变质的虾蟹住院的,所以,鱼就成了不少潍坊市民的首选。 “从小我就一直爱吃渤海正宗的大黄花鱼。那时平时买不起,直到1998年,家里收入有了明显改观后能一饱口福了,但遗憾的是,慢慢地,这种鱼便绝迹了,再也买不到了。”据王顺勇反映,现在市面上虽然有不少名叫黄花鱼的鱼充斥着海鲜市场,但都不是以前那样的品种了。如今他喜欢逛南下河市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旦哪天它能够再看到儿时那样的黄花鱼,不管多少钱他也一定会买下来。
南下河买海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习惯 在与王顺勇交谈中得知,南下河市场之所以成为我市主要的水产品销售市场,原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来自羊口、下营、央子的水产开始大量进入南下河市场。逐渐的,一种观念在市民心目中形成——买海鲜,那就要到南下河。直到今天,虽然经过搬迁,南下河市场却依然是绝大多数购买海鲜市民的首选去处。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位于健康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的南下河市场。 上午8时,市场上的水产专区热闹非凡,这个时间段市民来购买海鲜的很少,大部分是一些饭店与零售小贩来这里进货,他们是水产市场的主要购买力,一般上午10时以后,前来购买水产的市民才会逐渐增多。据一位摊主反映,市民的消费能力占不到他们总收入的30%,一天当中,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在凌晨5时到上午9时之间的批发生意中完成的,剩下的时间就是把那些零散的货给尽量卖一些而已。 ◎现状 鱼贩 市场狗刚鱼全是莱州的 宁大川是从南下河市场进货的零售小贩中的一位,他每天要从这里批发一部分冻鱼和活虾带到早春园小区附近去卖。 “我卖水产20年了,原来早春园有个集贸市场,那时生意还不错,如今市场没了,不少客人都分流到佳乐家和福乐多去了,我的生意也就没以前那么好了。”据宁大川介绍,1995年前后,他们在南下河市场进货,专挑潍坊产的海货,一是价格便宜,二是质量相对较好。那时,只要是羊口的、下营的海货都成了市场上公认的好产品,拉回去准能卖个好价钱。也有部分青岛和石岛的海鲜在这里卖,但是由于质量差别不大,价格却比当地的海鲜高出不少,因而小贩们都不会买他们的账。“现在不行了,除了蛤蜊,哪还有潍坊产的海鲜啊,你看看那个卖狗刚鱼的,他们的鱼全是从莱州运过来的。我不是潍坊人,但是这么多年的卖鱼经验让我知道,狗刚鱼原来是潍坊央子的特产。” 饭店老板 买不到地道潍坊产海鲜 张先生也是前来南下河市场购买海鲜的,他现在在东风西街与长松路交叉口附近经营着一家专门制作潍县菜的饭店。 张先生说:“饭店的生意还说得过去,每天来就餐的顾客也比较固定。”经营饭店确实很累人,这些对张先生来说算不了什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我的顾客送上口味地道的潍县菜。可实施起来却比想象中难的多。”据介绍,潍县菜中有四道主打热菜,分别是烧海参、烩鱼肚、芙蓉干贝、红烧鱼,这四道菜分别选用了潍坊的四种著名水产即海参(刺参)、扇贝、蟹肉(梭蟹)和黄花鱼。选料方面,张先生极为考究,“现在在南下河市场已买不到潍坊产的这四样东西了,我曾经为了买到好的蟹肉自己开车去央子,结果让我很失望。”不仅是螃蟹,张先生还表示,现在南下河市场内卖的黄花鱼都是从福建运过来的,吃起来再也不是曾经那种味道了。 水产经营户 潍坊产海鲜就只有蛤蜊 在南下河市场,一位在此经营了5年的店主讲:“我干水产销售这几年里,唯一能听到潍坊产的海货就只有蛤蜊,像什么毛蛤蜊、花蛤蜊,而这些也都是养殖的。现在潍坊出去捕鱼的船基本也都不在渤海捕鱼,回来也不在潍坊停靠,直接在黄海就近渔港便卸货了。渔港的商贩运到潍坊,加上运费再卖给我们。要说现在水产价格居高不下,兜这么大圈子,能不贵嘛。”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一个专门经营海虾的摊位前。摊主说:“这些虾虽然来自莱州,但都是养殖的。如今渤海里能捞到的虾有指头这么长就不错了,海里哪能等到它们长这么大啊,早就捞没了。”随后她告诉记者,渤海对虾这里也有卖,三号区向南走到头有一家卖冻虾的,两只半斤装的,不过那些也是养殖的,产地应该也不在潍坊。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金 潘来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