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省长姜大明发来贺信,市委书记张新起做重要讲话 ◎董事长谭旭光谈成功秘诀,万名潍柴人参加实景演出 10月21日上午,潍柴65周年庆典大会在潍柴文化宫盛大举行。谈及潍柴65年所取得的成就,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谭旭光在庆祝大会上说:“没有改革,就没有潍柴的今天;只有不断改革,才有潍柴的明天。” 当晚7时30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潍柴集团承办的“中国动力”大型交响工业实景演出在潍柴高新厂区隆重上演。晚会上9位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音歌唱家和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在工厂车间里共同演绎了一场机器与音乐共舞的全新交响乐。在演出中,国际乐团杰出指挥家余隆还和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共同指挥乐团演奏了一曲《保卫黄河》。 改革是潍柴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潍柴65周年庆祝大会上,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发来贺信祝贺潍柴成立65周年。潍坊市委书记张新起做重要讲话。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市县两级有关领导,陕汽集团董事长方红卫,陕西法士特集团董事长李大开,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总经理熊伟铭等数百位嘉宾出席了潍柴65周年庆祝大会。 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谭旭光做了《探询潍柴科学发展之路》的报告。谭旭光介绍,从1998年到2010年,潍柴销售收入由5亿多元,提高到911亿元,增长100多倍;国有资产总额由3.9亿元,提高到32.5亿元,增长8倍;实现利税由3600万元,提高到129亿元,增长357倍;员工年均收入由5800元,提高到56000元,增长9倍;用于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的捐助金额超过1亿元;在资本市场累计派息18亿元,潍柴动力每股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位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前列。 潍柴累计为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等配套发动机262万台,其中低能耗的“蓝擎”发动机82万台,节油400万吨,社会效益巨大;2007年吸收合并湘火炬之后,累计销售重型卡车36万辆、重型变速器280万台。潍柴发展带动了1000余家配套企业和4000余家经销商、代理商、服务站共同发展,为振兴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谈及潍柴65年所取得的成就,谭旭光这样说:“归根结底,改革催生了新的观念,改革营造了新的环境,改革造就了新的机制,改革创造了速度和效益。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就没有潍柴的今天;只有不断改革,才有潍柴的明天。” “动力文化”提升潍柴软实力 作为一家旗下拥有陕西重汽等40多家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重型汽车产业链,员工5万名的现代制造企业,潍柴靠什么实现集团的强力凝聚与和谐发展呢? 谭旭光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潍柴与时俱进,逐步培育了执行力文化、激情文化、用户导向文化、融合文化、感恩文化,由此形成了独具潍柴特色的“动力文化”体系。正是在这种“动力文化”的统领下,潍柴从单一的发动机企业,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潍柴以国际化的视野,建立面向全球的人才引进机制,打造了一支具备国际化素质、勇于创新、持续学习、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保障。培育“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其精髓是“包容、沟通、责任”,这六个字成为潍柴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今年,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中,潍柴控股集团以911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93位,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排名第35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9日在潍柴召开企业文化现场会,授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2005年3月,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Ⅲ排放的大功率发动机——“蓝擎”动力在潍柴诞生,之后国Ⅳ、国Ⅴ10L和12L,5L和7L大中小功率“蓝擎”动力相继问世,奠定了潍柴在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以产品进入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和客车动力配套市场为标志,确立了潍柴通用动力集团的战略地位。潍柴的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它的贡献在于,我国发动机行业从此有了“中国心”,开始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今天的潍柴,已经站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最前沿。但谭旭光在庆典大会上表示,潍柴永远不会放弃改革创新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发展前进的脚步。集团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全球领先、拥有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装备制造集团,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跻身世界500强。潍柴人将加倍努力,迅速形成新的独特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让科学发展的内涵在潍柴得到更深刻的诠释。 机器与音乐共起舞 晚上7时30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潍柴集团承办的“中国动力”大型交响工业实景演出在潍柴高新厂区隆重上演。晚会上,9位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音歌唱家和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在工厂车间里共同演绎了一场机器与音乐共舞的全新交响乐。 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带领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共同演奏了《中国动力》等乐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张立萍、黄英、祝爱兰、郑咏、王莉、张鹤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丁毅,藏族美声歌唱家多吉次仁,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男低音歌唱家栾峰倾力献唱了《光荣岁月》、《动力之心》等曲目,博得了潍柴万余职工观众的阵阵掌声。 伴随着乐团演奏和歌唱家们的演唱,潍柴各种先进的机器不时闪亮登场。在《嘿,哥们》曲目时,一台机器竟然随着表演者做出了弯腰、侧身、回头、转身等各种动作,甚至还用它的“身躯”表达着“感谢”等语义。而这些机器正是潍柴工人们工作时的伙伴,正是它们与潍柴工人一起打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 “三高”实验队送祝福 据了解,潍柴动力每一款新研发的发动机投放市场前,都要经过高温、高寒、高原等各种极限环境检验。在潍柴,有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高学历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他们就是常国丽带领的潍柴“三高”试验队。40℃以上高温、零下30℃以下高寒、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一年时间内他们有半年时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这支曾经赢得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的车队还有个称呼——“反候鸟”车队。 就在一个周前,在青海格尔木进行科研项目高原试验中,“三高”试验队队员丰东旭、于超、赵蒙生三位同志因发生意外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这三位同志,被授予“潍柴功臣”称号,潍柴也,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刚从青海格尔木返回的常国丽眼含热泪的说:“今天是潍柴65周岁生日,我和我的290多名三高车队成员祝我们的潍柴生日快乐。” 正如接下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你是血脉我是血》的一句歌词“我把一切交给了你,我用生命创造奇迹。”常国丽带领年轻的潍柴职工们郑重宣誓“踏着青春的足迹,接过青春的火炬,再上青春的高原,我们是中国动力,我们是勇往直前的中国动力。” 董事长激情指挥 著名指挥家余隆得知潍柴年轻职的奉献精神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动,他暂停了指挥拿起了话筒激动地说:“我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中国有潍柴这么好、这么大、这么强的企业,而潍柴又有这么多年轻有为、无私奉献的员工,是你们创造了中国奇迹。我真诚地邀请谭旭光董事长上台和我一起指挥乐团完成这曲《保卫黄河》。” 潍柴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谭旭光随后接受邀请走上了舞台,“我们潍柴职工亲自制作了一根指挥棒送给余隆。我指挥一个潍柴动力还算可以,就是不知能否指挥你的乐队,那我就试试。”谭旭光说。 余隆把自己的指挥棒交给谭旭光后,又拿起了潍柴职工为他制作的指挥棒,两人合作指挥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当演奏即将到高潮时,一批潍柴的先进机器被运到舞台上,在生产车间的实景工业背景下,谭旭光和余隆指挥着两支乐队将一曲《保卫黄河》演奏得激情澎湃。 文/本报记者 韩镇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