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高密“四宝”让采访团叫绝
自行车队迎亲 街头拉风抢眼
农房改建任务我市提前完成
2011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四宝”让采访团叫绝
  吕秦立向记者解说扑灰年画由来。



中国网媒山东行采访团昨日走访高密、杨家埠等地
  为期两天的“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潍坊站大型采访活动,10月21日在红高粱之乡——高密市落下帷幕。本次采访活动共有80余家知名媒体的120余名编辑记者参与。当天记者跟随采访团对坊子区坊茨小镇,寒亭区杨家埠民俗文化产业园,高密市文化馆等景区进行了实地参观。

杨家埠小风筝大魅力
  当天,采访团来到寒亭区杨家埠民俗文化产业园进行参观采访。杨家埠的木版年画、风筝,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风筝和年画是杨家埠独有的特色品牌,工艺传承600多年,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杨家埠民俗文化产业园里,记者采访了木版年画工艺大师颜克臣和风筝之王杨其民。颜克臣从事木版雕刻30余年,其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在“中国(潍坊)第二届文化旅游展示交易会”中获金奖,该作品版长十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在杨家埠,杨其民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1986年他与父亲杨同科研制了360米长的龙头蜈蚣,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获最佳奖,被誉为世界之最。当采访团来到杨其民的制作室时,他与记者探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还为大家展示了风筝的制作方法。
高密“四宝”令人叫绝
  随后,采访团又来到高密市文化馆进行实地参观。高密是龙山文化、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被称为民艺“四宝”,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记者在高密市文化馆碰到了扑灰年画传人吕秦立、剪纸艺术家齐秀花、高密茂腔杰出代表人物商咏梅等人。吕秦立接受采访时说:“所谓扑灰年画,最早就是用烧制的柳碳条在一张白纸上起画稿后,拿另一张纸在上面用手扑抹,一张草稿可以扑抹数张,并可成为对称的两张。可以这样说,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手绘年画向木版年画过渡的‘活化石’。”
  在剪纸参展台,齐秀花向大家展示了剪纸艺术,1997年,她的剪纸代表作品《金牛奋蹄》被中国邮政部选为丁丑年生肖纪念邮票。
  在茂腔表演室里,记者见到了现任高密市艺术剧院副院长、茂腔名角商咏梅,她告诉记者:“高密茂腔的前景看好,2006年4月,高密茂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保护和传承好高密茂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8月面向社会公开招收11-13周岁的学生成立了‘高密茂腔少年班’,在潍坊艺术学校进行专业培训,为高密茂腔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潍坊文化生机勃勃
  我市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15亿元,占全市GDP的3.7%,同比增长15%。今年1-8月份,完成文化产业投入242.21亿元,同比增长73.1%,其中核心层投入147.79亿元,同比增长104.8%。我市确立了“一个中心,五大板块,三条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引领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一个中心,即中心市区文化产业聚集区;五大板块,即十笏园文化街区板块、杨家埠民俗文化板块、坊茨小镇板块、高新动漫创意板块和城区特色旅游板块;三条产业带,即东部潍河产业带、西部弥河产业带和北部沿海产业带。
  我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活力,市县一体、同步推进,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连续两次被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着力培强做大核心文化产业,组建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广播影视集团。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集团的舆论引导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潍坊报业集团2010年总收入达2亿元,同比增长40%。潍坊广播影视集团2010年经营收入达2.55亿元,同比增长20%,进入全国地市级广电30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来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